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湖南省社科联肖浩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过程中,人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有的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共同富裕;有的认为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上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既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我认为前两种看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失之偏颇,在实践中难免出现片面性;第三种看法比较合适,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理论,才能正确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三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优点和特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我国政党体制的优点和特点之一,是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它使多党合作有一个凝聚力很强的领导核心,能够集中各党派的利益和意志,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各党派的人士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而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是由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决定的,各个党派都是代表资产阶级中的不同集团的利益而产生和存在的,谁也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它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冲突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4.
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攻击公有制是产生腐败的主要根源,公然宣布要敲响公有制的丧钟,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很有必要揭露这些谬论的反动实质,坚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肖浩辉 《新湘评论》2005,(10):60-60
唐之享同志任主编,黄建国、蒋建国同志为顾问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论思考》一书,最近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了。悉心拜读之后,觉得这本著作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修养、从哪些方面加强修养、怎样加强修养等重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周详的阐述,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中期,鉴于苏联赫鲁晓夫集团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的严重教训,我们党提出了反修防修的问题,但是在斗争实践中,由于对什么是修正主义没有作出准确的解释,并且离开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采取了错误的斗争方针和方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认真总结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正确进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决策思想,是当代决策科学的精华,是指导人们作出正确决策的锐利思想武器。毛泽东决策思想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都有它产生的客观环境、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一、生活环境的影响毛泽东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清溪乡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毛顺生对子女要...  相似文献   
18.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要前提湖南省社联肖浩辉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举旗的问题。他说:“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但是这个理论只有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并且在同各国实际结合中产生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中,实现了新的飞跃,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一个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了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同时又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未能经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专门论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问题,但他们的这个光辉思想却贯穿于他们浩瀚的巨著中,列宁、毛泽东根据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实践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成为我们党决策的指导思想,并见之于党的文献,付诸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