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77年前,列宁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作出了正确的评价,回击了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进攻,统一了革命者的认识。现在,国际国内敌对势力,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困准和失误,泛起了一股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逆流,在我们的队伍内部也有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产生迷惑和动摇。因此,重温  相似文献   
3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根本经济制度。我们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全面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33.
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湖南省社科联肖浩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的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是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我们讲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主要...  相似文献   
34.
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程度上运用和发展了这个观点。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就提出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毛泽东文集》第卷,第页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发展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他说:“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  相似文献   
35.
唐之享同志任主编,黄建国、蒋建国同志为顾问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论思考》一书,最近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了。悉心拜读之后,觉得这本著作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加强修养、从哪些方面加强修养、怎样加强修养等重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周详的阐述,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继承性。就是完整准确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自始至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指导编写,将其贯串全书。同时注重对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  相似文献   
36.
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肖浩辉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禹舜、王兴国、张胜祖三位研究员主编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书,已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们近两年来集中20多位研究人员共同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于推动人们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3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的起点是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共同富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握六大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浩辉 《湖湘论坛》2005,18(6):10-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个工程,必须牢牢把握六大要素: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9.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质上是组织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综合整体,包括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扩大商品流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诸环节。它们既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统一整体,又具有各自的独特的功能作用。一、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基础在商品经济构成的诸要素中,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4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高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