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日失业保险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已得到很大程度发展。然而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相比,还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日本的雇佣保险制度最初名为失业保险制度,为适应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变化的需要,在制度结构与功能上进行了积极调整,发展成为现在颇具特色的以生活保障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就业为根本目标的就业保障制度。本文重点对日、中两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有关内容进行一些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二月十八日,茅盾写完了《回忆录》中关于《虹》的一段补充,放下了笔。他觉得身体不适。 这《回忆录》他从一九七六年初就开始写了。那时,一九七五年所看到的希望,又渺茫起来。他觉得,自己大概是看不到江青这一伙人的覆亡了。他要写出自己的回忆录,留下历史的见证,让家人将来公之于世。他相信,会有能公布他回忆录的日子——江青这伙人闹得天怨人怒,还能长久吗?!“四人帮”这样快就被粉碎,这倒是他始料所未及的。他轻松地呼吸了。他好象忽然年轻起来。从粉碎“四人帮”直到他去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揭示青年的本质及其成长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指引青年群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不断健康成长并顺利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这一实践中发端形成、逐步展开和开拓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曲折的也是无止境的,它给我们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胡颖 《小康》2005,(3):57-57
留学澳洲:从日前举办的澳大利亚教育展上获悉,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生源国。中国大陆赴澳留学的人数近年来一直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优质的教育体系,纯英语的文化,良好的社会基础,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令不少“新新人类”及其家长把澳洲作为当今出国留学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胡颖 《小康》2005,(6):74-75
2005上海国际品位生活展将首度登陆上海,主办方引人注目地打出了不邀请公务员参加的口号。全球奢侈品生产销售商看中中国,正是看中了中国的精英新贵以及他们的消费心态,“公务员”还未被列入奢侈品销售眼中的“精英”行列。那么谁在消费奢侈品?公务员又在消费什么?  相似文献   
16.
白山黑水鄂伦春从山上用狍皮围成的“仙人柱”迁居到山下的砖木房舍里已经40多年了,老一代的鄂伦春妇女仍然喜欢坐在户外用鄂伦春语聊家常、做针线:“屋里不习惯,闷得慌,外面敞亮,说话都痛快。”无论走到哪里,74岁的孟闹杰老人都要带着自已的狍皮坐垫和绣花烟袋,用纸片卷了自己种的烟叶悠然地吸食:“这样山里的蚊子不会咬。”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18.
这几乎是一张每一个上海人都熟悉的土耳其人的脸,你或许在报纸上看到过他的面孔,或许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里见到过他,又或者在过马路的时候从他手里拿到过宣传单……他就是NoyanRonna(诺扬·罗拿),一个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关心中国百姓、社会,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的老外。诺扬·罗拿是土耳其人,曾经做过驻沪领事,普通话出口成章,还能说流利的上海方言,是个典型的“中国通”。他说,从9年前移居上海的那一刻起,便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诺扬说,自己不是什么专家,但是一个热心人。心一热,“头衔”就多。他是上海市精神文明巡访团的成员,他的事迹曾…  相似文献   
19.
胡颖 《小康》2005,(3):56-56
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加上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英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6万人。  相似文献   
20.
王洪辉  胡颖 《小康》2005,(2):35-35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