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初秋的一天早上,比约定采访的时间早半个小时,记者来到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此刻,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金以镭刚上班就忙开了。她谦和地向记者打招呼:“请你们稍等一会儿,我把几件事处理好了再和你们谈。”是啊,今天的采访可是金部长从忙碌的时间表中硬挤出来安排接待的呀,我们怎能再打扰呢?  相似文献   
72.
吕祥林  李磊 《现代领导》2001,(12):19-19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四川省遂宁市的组织工作更是成绩辉煌。特别是他们在突出重点环节,致力机制创新,努力为实现遂宁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人才保障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收到了可喜效果,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带着这一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共遂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贵华。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诱导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处理K562/A02及敏感株K562/S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半数抑制率(IC50),分析冬凌草甲素对两种细胞柔红霉素(DNR)、高三尖杉酯碱(HHT)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两种细胞内DNR浓度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可诱导两种细胞凋亡,两者在各浓度、各时点无显著差异;可显著逆转K562/A02细胞对DNR、HHT的耐药性,提高该细胞内DNR的浓度.结论:冬凌草甲素对K562/A02细胞有诱导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抗白血病中药.  相似文献   
74.
邹新  贺祥林 《理论月刊》2015,(3):174-178
当前中国的网络舆论环境,正日益遭受各种非理性话语的侵蚀,网络社区缺乏谣言自洁机制、网络民主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群体极化效应的负作用、传统媒体信息“把关人”作用的弱化和中国社会公共理性精神的匮乏都是造成网络公共讨论中网络理性缺失的重要原因.网络理性是互联网良性健康发展的根基,因此,重塑网络理性势在必行,这需要网络监管部门加强互联网治理的顶层设计,推动网络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需要传统媒体继续做好信息“把关人”;需要网络新媒体积极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生态;需要网络意见领袖善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需要广大网民加强道德自律、谨言慎行.  相似文献   
75.
冬天的阳光     
在渭北高原,山丘像大海的波峰汹涌澎湃,起伏连绵.冬天的积雪像臃肿的棉袄裹着大山,山顶上密密麻麻长满了酸刺和其它灌木,那里的雪最先融化,灰褐色的灌木林一露出来,大山就好似一位胖胖的老头,稳稳地坐着,微微地笑着……  相似文献   
76.
马祥林 《工会博览》2006,(14):36-37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一书,叙述了毛泽东对一些著名的国民党将领,如李宗仁、白崇禧、戴安澜、傅作义、杨虎城、程潜、邓宝珊等人的评价。其中也包括曾被蒋介石委以重任,后带兵起义,最终成为解放军上将的陈明仁将军。  相似文献   
7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产生了新的组合。列宁在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作的《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把当时共有17亿5千万人口的世界各国明确地划分为三类:占世界人口70%的受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战败国以及新产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少数获得利益的战胜国;保持原来地位的国家。列宁指出:“我提醒你们注意全世界的这种情况,是因为所有导致革命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基本矛盾,所有引起对第二国际作激烈斗争的工人运动中的基本矛盾,都是同世界人口的这种划分联系着的”①。列宁对当时世界政治力量的这种划分,完全符合当时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客观事实,是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78.
《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理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普遍认为这一理论至今都闪烁着不朽的光芒,但是这期间其内涵与外延也面临着种种质疑与考验。综述学者的研究包括关于如何看待"两个必然"的研究、"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关系的研究、"两个必然"依据的研究、"两个必然"面临的当代困境的研究、实现"两个必然"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以及"两个必然"的当代价值的研究等。国内学者关于"两个必然"理论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9.
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有三大来源: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人权思想和唯心主义人权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继承了其中合理成分并进行了发展,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权并非天赋,人权具有社会性,人权并不抽象,权利义务对等.列宁认为,资产阶级人权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只是剥削阶级的人权.斯大林完善了选举制度,让人民享有充分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的人权思想经过最初向苏联学习到“人权入宪”,人权思想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0.
马祥林 《湘潮》2011,(1):51-51
地图的作用,对军事统帅来讲,丝毫不亚于重型武器。解放战争时期,就出现了因为地图而引起的纷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