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反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程度,与改革开放的力度,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幅度,是成正比例的。思想越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解放,新的视野就越宽广,新的观念、认识就越增多,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也就越大,邓小平理论丰富、发展的生长点、增长点也就越多越广。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内在动力,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反思20年来的历程,由真理标准讨论而引发的我国本世纪以来,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之后的第三次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82.
党的十七大将"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作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导。并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党的思想路线推进的三个发展阶段,思想路线的新内涵:“与时俱进”的涵义和作用,以及坚持“与时俱进”的两个关键问题: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读了《政策》由发行改为赠阅后的三期刊物(1-3期),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令人耳目一新。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孙志刚同  相似文献   
8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突出强调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导。明确指出,把理论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相似文献   
86.
《政策》自1993年创刊以来,我就一直是她的热心读者。每当她一到我的手中,不管多忙,我总要先粗略翻翻,览其整貌,然后再对若干篇章分别细加品味。在必要时,还给以圈点,给以评议,从中引出反思。 读了几年,我渐渐地产生了一个印象,《政策》确  相似文献   
87.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特别是在揭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时,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为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个归结和以往不同的是加了个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8.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09,(17):9-10,49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此前的29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此后的31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简称为两个“30年”。怎样认识这两个30年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研究的主题、主线和主流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9.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14,(17):26-29
邓小平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最为称奇的是他一生经历的三"落"三"起"特殊经历,尤其是他在十年"文革"中第三次"落"后再"起",成为继毛泽东之后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危难重重,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期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格局,将"危"转化为"机"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们都对中国的成就表示惊讶和赞赏。  相似文献   
90.
自去年12月29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连续深情地阐述"中国梦",引起了国内外的特别关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显示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正能量。但也有个别国外媒体将其片面化,甚至别有用心地歪曲为"中国威胁论"。囯内也有人对此理解不全不深。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两个最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