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正>一、国外安全生产立法制度的形成英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相对完善的国家。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802年的英国。1802年英国议会首先通过了一项限制纺织厂童工工作时间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重要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它是从保护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角度出发制定的。随后,1832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厂法》,该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成为工厂立法时期的源头。美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最早起源于州立法。19世纪中后叶,由于当时美国3年内战(1861-1864年南北战争)的影响,工厂里一片混乱,劳动条件极为恶劣,  相似文献   
132.
在我们的制度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保证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监督制度,以及有效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的矫正机制  相似文献   
133.
莫纪宏 《中国审判》2009,(12):18-19
现代法治国家的特征之一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而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也就是建立与修复这种平衡的各种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对于一个较为成熟的法治国家而言,针对强大的国家权力,必定有全面的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或者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由国家给予公民及时的救济,修复受到伤害的基本权利。这既是对公民的基本尊重,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些公民权利救济的法律体系中,国家赔偿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4.
对我国立法监督制度缺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立法监督制度设计存在着一些理论上不可克服的矛盾和逻辑上的混乱,即: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存在着立法职权与立法监督权交叉的矛盾;军事法规与军事规章还没有完全纳入立法监督体系之中;错位监督;立法监督与具体的法律适用活动相脱节.这导致了在实践中立法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地向前推进.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能够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法律保障作用,必须重新审视目前的立法体制,对宪法、<立法法>所规定的立法监督制度作出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5.
1991年下半年至1992年上半年,我们全国人大监督法课题组的几位成员到南方十几个省市就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社会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下面就调查中反映的问题,着重谈谈目前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对加强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工作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6.
民主从来就不是单值领域中的个性,而是诸多社会现象中的共性;民主不应该只是个别形态的人际关系的特征,而是社会各种现象中人际关系的抽象和总结在人类群体的每一个层次上都存在着民主现象,因此.  相似文献   
137.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1992年年会于6月6日至10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宪法理论工作者66人、实际部门的同志32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8.
完善我国应急管理的立法工作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暴露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我国近两年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于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因此,有必要从思想观念上和制度建设上对现行的减灾法律体制作深刻检讨,在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减灾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9.
莫纪宏 《法学》2023,(3):3-19
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首次提出的“宪法自觉”与“宪法发展”,全面和系统地描绘了过去40年“宪法自觉”形成和增长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宪法理论和宪法制度发展对于“宪法自觉”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对于“宪法自觉”在理论、政策、制度和实践层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得出了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领导、提升全民宪法素养、建立和完善国家宪法日制度和宪法宣誓制度是增强宪法自觉、促进宪法发展的内在的制度和精神动力的学术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在加强宪法解释方面,“宪法自觉”仍然存在需要提升的空间,只有在宪法实施方面产生了宪法行动的“自觉”,宪法制度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宪法的根本法权威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40.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首次提到“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宪法工作”虽然目前尚属于政策性术语,但该概念具有真实和丰富的实践内涵,具有很强的解释中国宪法实践中各种宪法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理论命题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