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思维。所谓和谐思维,不是抹煞对立,否认斗争,而是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运动中把握平衡,从斗争中把握和谐。邓小平同志注意用“平衡点”的思维来处理各种关系,注意把握“适度”的原则,掌握事物本身的契机。从平衡点的维度来解读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但其价值观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相对明显、拜金主义相对盛行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展:引领的前提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的原则是尊重差异,达成共识;引领的重点是坚定理想信念;引领的目标是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反腐的新部署、新观点和新举措,开创了法治反腐的新局面。法治引领治腐、防腐,规范、制约权力,对腐败问题零容忍,每一项都直接遏制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可知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法治意识的主流是比较好的,法津认知比较全面、法律遵守比较主动、法律运用比较合理、法律关注比较积极。但是,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法治意识存在不足: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认知存在片面性、有畏法息诉倾向、法律信仰不够坚定、宪法意识存在偏差、法治意识较为薄弱等。要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法治意识,必须围绕增强法治认知、强化法治认同、塑造法治品格这三个方面来培育。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遇到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以人为本思想的凸现及其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化带来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应开展并合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回归"生活世界"及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德性的实践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