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4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7月4日,我作为上海赴台旅游首发团的随团记者,非常荣幸地参加和见证了这次难忘之旅。  相似文献   
52.
1999年9月21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民众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 这天凌晨5点多,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中心副主任黄秋源已经起床了。正准备出发去台湾。还没出门,电话铃响了,是副台长陈梁来的电话,他语音沉重地说:“今天凌晨1点多,台湾南投一带发生大地震,已经发现好多伤亡,你要有足够的思  相似文献   
53.
2005年12月24日上午,当我惊悉海协汪道涵会长故世的噩耗时,不胜伤感。自从他1991年12月出任海协会会长以后,他的名字就开始与两岸风云联系在一起。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些年来汪老在上海参与的两岸之间的重大活动,像汪辜会晤、今年连宋率团来访等等,我都在场负责录像和摄影。汪老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脑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4.
正6月2日,上海市台协第二届征才博览会在台北举行。上海市台协会长李政宏,常务副会长胡兴中、刘季强、李崇章,副会长张秀琬、邹锦章、王名扬、蔡世明、吴以珍、林玉珍、英美惠、钟宇富、李德治,台湾实践大学董事长谢孟雄、贤德惜福基金会董事长周荃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李政宏表示,本着海纳百川、唯才是举的宗旨,上海市台协第二次组织在上海打拼取得卓越成绩的  相似文献   
55.
正蔡武璋先生是台湾"一国两制"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理事长。出生在台湾嘉义,早年毕业于台湾嘉义大学,获得农业博士学位。他虽然已年过七旬,但仍神采奕奕,思路敏捷,话锋犀利刚健,看上去与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只要一提及台湾"一国两制"研究会,蔡武璋无不感慨万千。蔡武璋说,自己不敢妄言"先天下之忧而忧",但至少我们每一个台湾人,都应该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正>己亥春分的前两天,申城蓝天白云,阳光和煦。笔者驱车来到坐落在虹桥枢纽附近的台资企业竞衡集团总部,访问了新近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张简珍董事长。一提起这件事,快人快语的张简珍就一脸兴奋地接过了话茬:"这是上海妇女界的最高荣誉,我喜欢这个称号并且感到荣耀,我也十分珍惜这份荣誉。"这是上海市首次为在沪台胞台商颁发此称号。这项殊荣凝结着张简珍18年来在上海打拼的心血和贡献。张简珍,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法律系,后来到日本早  相似文献   
57.
<正>羊年春节前夕,毗邻复旦校园的上海台湾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的咖啡厅里,圆桌旁围坐着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们谈论的几乎都是一个主题——创业。陈双卯也在这里和台湾学生联谊总会会长邱荣利聊怎么办公司呢!邱荣利说,他是来向陈双卯取经的,也想实践一下创业之路。陈双卯是台北人,从台湾淡江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去服兵役,退伍后又在高雄中山大学读了财务管理研究生,学  相似文献   
58.
葛凤章 《两岸关系》2005,(11):51-53
乙酉年中秋前夕的申城,天高气爽。街头巷尾,人们关心着一个新的话题,那就是首次举行的“两岸民间菁英论坛”。论坛9月15、16两天在上海举行。这是两岸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盛会,是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公报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党开展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活动。这次论坛由中共中央台办与亲民党中央党部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华两岸和平发展协会合作承办。140多名两岸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相聚一堂,围绕大陆经济发展与台商投资、两岸直接通航、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前景、两岸投资贸易正常…  相似文献   
59.
与台湾朋友聊天时,听说焦仁和在上海创业,开了一家咨询公司.这个消息真给我带来几分惊讶.因为焦先生曾是台湾当局的要员,也曾是两岸关系史中的风云人物.他为什么会选择上海为自己后半生的发展之地呢?……  相似文献   
60.
向云鹏,这是一个在台湾中年人中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20多年前,他是蜚声台湾影坛的英俊小生,电影金马奖得主。1980年,他在影片《乡野人》中凭借精彩演技,获得了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传男配角的称号。第二年,他在影片《同班同学》中的表演,又获得了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