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274篇
中国共产党   524篇
中国政治   420篇
政治理论   144篇
综合类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943.
为了解大数据在公共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抓住机会,化解公共危机,本文在对国内大数据视角下公共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后,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研究的时间序列、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及作者入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对于大数据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现已基本成型。大数据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培养大数据思...  相似文献   
944.
严格产品责任已经风靡了50多年,我国法律界在未论证其正当性的情况下就予以了借鉴。损失分散理论、威慑与激励生产者提高产品安全性以及危险责任理论,是严格产品责任最重要的正当性理由。但损失分散理论太理想化,不利于生产者注意程度的提高;严格产品责任不具有法律责任所应有的教育和预防功能,其威慑并刺激生产者提高产品安全性的目标会落空;缺陷产品致害的危险性与危险责任理论危险性的区别,使得依据该理论苛求生产者承担严格产品责任的正当性大打折扣。作为应对产品致害社会事件权宜之计的严格产品责任现今在各国的保守适用,印证了规范缺陷产品与鼓励研发新产品之平衡维护的必要性,这是未来产品责任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45.
有关联盟设计与联盟可靠性的既有研究并未充分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联盟的形成、管理、维持和瓦解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反映出国家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考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成本与收益的核算、成本与收益的分配和降低成本的努力。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对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对另外两个方面则关注较少。文章从联盟的两个功能类型——威慑与援助——角度出发,认为联盟的可靠性来源于两个方面:威慑对手与援助盟友。联盟机制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对于盟友主要是通过复杂的机制提高背叛成本,对于对手则是发出有代价的信号威慑其冒险行为。通过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国家设置更高水平的联盟机制的目的在于提高联盟的可靠性,但由于国家在联盟中的成本与收益以及降低成本的努力不同,因此,联盟机制的设置对联盟可靠性的影响是复杂且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946.
一直以来,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辩护人通过阅卷的方式,知悉案件证据及相关信息。辩护方的证据知悉权是辩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辩护方能够在法院审判开始前充分了解到控诉方所掌握的案件证据以及其他材料。为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保障其辩护权的顺利行使,我国不仅在《刑事诉讼法》中赋予辩护方阅卷权以知悉控诉方掌握的证据及其他相关材料,而且通过吸收借鉴英美法系中的经验来不断补充和完善,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本文通过对我国阅卷式证据展示制度进行简单分析并指出问题,同时对完善我国的证据展示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7.
董颖 《法律适用》2014,(4):46-49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调查和评估未成年人的人格特征,以确定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是量刑和矫治的重要依据。司法实践中对这一制度的运用尚需厘清若干问题。关于社会调查的主体,从专业性和居中裁判的角度来看,在法院内部设立社会调查机构,是目前较为合理的选择。在具体实施方面,可在少年法庭内设立专门的社会调查机构,由法院委托社会专业人士进行这一工作,选聘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调查员来担当社会调查的主体,并加强法院对社会调查员素质和能力的监督,从根源上保障社会调查报告的质量。同时坚持专业化原则,保证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具有采信意义的社会调查报告将使证据链及相关事实更加完整,法官裁量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948.
949.
1993年5月26日到31日,北京至莫斯科K3次国际列车驶出国门后,先后遭到三个抢劫团伙的血腥劫掠,三伙劫匪手持瓦斯枪、匕首、电棍,抢劫乘客护照、钱财,并强奸、轮奸多名妇女,多人被打伤,财物被劫掠。此事件震惊中外,史称“中俄列车大劫案”。  相似文献   
950.
正如何看待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习近平文艺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第五个问题",就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的最后部分,是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的命题出发,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做法、步骤、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鲜明主张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