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5篇
法律   465篇
中国共产党   540篇
中国政治   552篇
政治理论   176篇
综合类   2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蔡丽新 《唯实》2014,(7):28-31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近年来,苏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扣时代脉搏,加强品牌策划,力创“家在苏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品牌,打造“文化兴盛之家”、“文明和谐之家”、“创新创业之家”、“开放融合之家”、“宜居幸福之家”。“家在苏州”品牌建设成为撬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杠杆,品牌形象初步建立,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深化“家在苏州”品牌建设,必须深入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讲话精神,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工作品牌、怎样建设工作品牌”这一主题,立足“建设宜居新苏州、打造创业新天堂、共筑幸福新家园”的实际,在“抓准、抓深、抓实”上下功夫,力求“创”在点子上、“新”在关键处,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品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2.
10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为新时期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提供新思路。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党内民主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是党员民主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供正确方向。在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过程中,把学习的过程转变成党内民主培育、实践的过程,不断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倡导终身式、互动式、团队式学习,营造党内民主的良好环境,为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4.
蔡维希 《政协天地》2012,(10):41-42
水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同样也是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核心资源。十几年来,莆田市政协坚持不懈地把水资源问题作履职的重点课题之一,充分运用提案、调研视察、专题协商等办法,倾力为水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5.
大力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均等化"必然要求实现农村与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的问题非常严重。因此,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力加强农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成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6.
刘翊  蔡满堂 《前线》2014,(3):45-46
2013年11月1日,2013北京论坛城市分论坛开幕,此次分论坛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45位专家学者和政界人士,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城市规划、生态文明等角度对城镇化的内涵到城镇化形成机制,从低碳发展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从城市人口研究到城市社会公平,从土地利用变化到城市空间布局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07.
无私奉献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然而,由于高校教师独特的劳动特点、心理矛盾,以及当前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等原因,导致了所谓的“奉献缺失”现象。对高校教师党员来说,要继续发扬奉献精神,就需要提高党性修养,只有将党性修养与奉献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真正做到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08.
本刊讯(通讯员 蔡九龙)11月19日,黄浦区淮海中路社区党工委围绕“两新”党建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举行“三有效、六服务”专题交流会。  相似文献   
109.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求。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中,如何落实中共中央的要求和全国两会的精神,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便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0.
苏曼殊现象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政治上既鼓吹激进革命又习惯消极出世、思想上既崇尚个性解放又推崇传统道德、文化上既译介西方新说又维护中华文明,艺术上既内容独抒性情又形式模拟因袭、生活上既放纵肉欲享受又守护灵魂纯净,苏曼殊集矛盾于一身,其挣扎以致最终归于无力,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躁动和迷茫。苏曼殊是感伤的,这种不同于浪漫的感伤有其身世、生理及心理的根源,并受时代政治的影响,进而表现为其独特的文艺风格、人生态度和文化价值取向。苏曼殊的感伤不同于拜伦式的浪漫,苏曼殊的人格结构是以东方文化为里,而以释、道和西方浪漫主义文化为表,他在情感上倾向东方文化,但又在形式上以叛逆的姿态表现出来。在“新”与“旧”之间的徘徊,造就了苏曼殊东方式的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