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袁曙宏 《党建》2019,(12):7-8,19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个重大论断是对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以来法治建设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的深刻揭示,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关键,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构建中国法治政府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曙宏 《中国法律》2007,(1):7-8,57-59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颁布两年多,十年左右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不久将要进入倒计时。构建中国法治政府的指标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对法治政府建设产生全面和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在新的起点和高度进一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向深层次发展:提出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定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制定和修改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支柱性作用的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推进依法行政,明确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保障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法治社会,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发展。5年来依法治国的重大成就表明,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85.
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总体部署。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遵循改革的基本要求、重视改革的科学方法的前提下.确定今后5年改革的重点任务:(1)着力转变和科学配置政府职能;(2)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人员和行政支出规模;(3)调整优化各级政府的横向组织机构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组织机构;(4)改革创新政府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6)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政府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86.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行为必须受法律的约束,这是法治的必然要求。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依法行使行政权。为了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更好地了解依法行政问题,以便有效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我们特请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袁曙宏教授和杨伟东博士撰写了本讲座。讲座共分五讲:第一讲,依法行政的一般理论;第二讲,依法行政的原则;第三讲,依法行政的主体———行政机关;第四讲,依法行政的核心———行政执法;第五讲,依法行政的监督———行政救济。读后大家对此有何意见和建议请来信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87.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组织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编制等必须由法律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88.
论社团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在社会转型的特定背景下 ,产生了与西方社团性质不同的各种社团 ,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社团罚。面对社团罚给公民、法人权益造成的损害 ,我国法学理论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 ,法律实践也缺乏迅速有效的制度救济。国内外学界的契约说、社会权利让渡说、社团固有权利说、国家授权说等各种观点 ,均无法正确阐释我国社团罚权力的本质。我国社团罚权力的本质是公私权力的混合 ,社团罚中存在着变相行政处罚、设定和实施民主性不足、法律救济缺失等问题 ,应当从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方面 ,科学构建对我国社团罚进行法律控制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89.
袁曙宏 《法学论坛》2007,22(4):5-10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正是公法大发展的时代,正是需要建立而且可以建立统一公法学的时代.概而言之,本人及相关同仁倡导构建的统一公法学,是研究整体公法规范、共性公法特征和一般公法规律的综合公法学科,是研究部门公法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依存内容的新型公法学科,是研究公法与私法之间相互交融和渗透的独立公法学科.一句话,是作为公法学总论的公法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公法学的研究对象、主题、进路和方法;公法学的学科体系;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公法的维度和功能.  相似文献   
90.
论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袁曙宏 《法学论坛》2003,18(2):100-103
20 0 2年 12月 2 7日至 2 8日 ,中国法学会在北京举行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颁奖典礼。来自全国的法学家们聚集一起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 ,热烈讨论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措施 ,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开创法学研究的新局面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法治保障。嗣后 ,我刊特邀请新当选的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就新形势下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并予以刊发 (排名不分先后 ,纯粹从版面编排考虑 )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