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81.
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郑重地指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温总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全面改革,如何继续地坚持全面改革,如何科学地推进全面改革,都蕴含着深刻的含意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2.
1.每天半斤粮——五谷为养,粮食能滋养大脑,也能养护肠胃。2.每天一餐粗——粗粮富舍维生素B族、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让我们有顺畅的肠道和持久的精力。  相似文献   
183.
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开辟了一条党内民主发展的新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当前党内民主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党内民主模式如何进一步完善成为当务之急。那么,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模式,其发展历程、基本特征是什么?特在哪里?新在何处?本期中国模式栏目邀请该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4.
为政之道,首在得人。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关系事业成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一般情况下,在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中,人们普遍重视弃用问题干部,而对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的老好人干部,则往往在多个环节让其得好处,甚至大开绿灯。对老好人干部的危害,人们的认识并不充分,有的甚至把老好人当成好人、老实人,当成模范和榜样。也正因为老好人干部的危害具有隐蔽性,才更值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老好人干部比问题干部危害更大,其对党内原则的破坏、对政治空气的污染、对是非的混淆都更加严重。认清老好人,不用老好人,对纯洁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净化党内风气,具有重要意义。也正因如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李源潮同志特别指出不用老好人。为加强对以上精神的理解和贯彻,本期特编发一组讨论老好人问题的文章,供广大读者参考,也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来稿请发到luntan588@126.com。  相似文献   
185.
许耀桐 《学习导报》2010,(10):34-3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推进党内民主发展的七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6.
党内选举论     
实行党内选举,是判定政党具有民主性质的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那些排除民主选举的密谋性、独裁性的政党,他们在创建政党的实践中,坚决贯彻了政党的民主原则。党内选举充分体现了政党的民主性质,首先,保证了党的各级机构按民主制组织起来,各级干部都经由民主选举产生;其次,通过选举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破除和拒绝党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党内选举,必须适合于具体的国情和党情,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时期,都不能离开国情和党情谈选举。中国一定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和党情,创造党内选举科学的、可行的制度机制。建构党内选举科学可行的制度机制,包括五大制度机制,即:选举工作委员会制度,候选人提名和遴选机制,候选人竞选制度,差额选举和秘密投票规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制度。这五大制度机制,涵盖到党内选举的方方面面,在符合党章规定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增加了选举的合理的具体步骤、细节,且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7.
历史上“群众”曾系蔑称 在人类思想史上,由于历史唯心主义曾经占了统治地位,向来把群众工作举止粗鄙、地位低下甚至面目可恶可憎、无可救药的群氓、阿斗,对群众所加的议论,多带有贬义。  相似文献   
188.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按照地理区域划分管辖区域,客观上形成了中央及地方的若干行政区划层级。正确区分和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保持中央政令集中统一的领导下并使地方充满自主活力,是国家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把这个原理应用于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理所当然地包含着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和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两个部分。由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区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形成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和地方政治体制改革这样两个重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9.
<正>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合法执政,有效治理,全在于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依靠了群众力量,实现了群众利益,成功地运用和落实了群众路线。为什么群众路线具有这么强大的威力呢,因为群众路线归根到底是一条民主路线,群众路线的本质核心是民主,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是民主,群众路线的工作重点是民主。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是革命党,还是在社会主义时期转型为执政党,都要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民主路线予以贯彻执  相似文献   
190.
许耀桐 《政府法制》2012,(34):16-18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走过了十年历程。十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十六大、十七大两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对行政体制改革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回顾十年,行政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果,主要集中于十个方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