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中国共产党民生政治观的内涵、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作为政治观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代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及时将解决民生问题提到执政的高度,把民生问题作为夯实政治基础,实现执政目标,凸显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整体发展局面.因此,探讨民生政治观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对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整体推进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日,山东省女子监狱为了一名服刑人员女儿落户的事情,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帮扶,终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彰显了社会主义刑罚执行制度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动态进程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政府必须清醒懂得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动态进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这一进程,决定了政府必须理性辨识一系列复杂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廓清改善公共服务的重心,即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政府职能转换的重大契机,理性审视我国城乡社会公共需求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建立与动态发展中的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模式,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平性,突出政府理念中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4.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则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本文从中共成为执政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特定的符合国情的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和决策中枢的执政党,理所当然要成为制定和实施宏观发展战略的主体。因此,认识执政党的战略决策地位和总结执政党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山县红山镇坚持党建引领,厚植红色“沃土”,在强组织、引人才、亮环境、富经济上持续发力,全面铺展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夯基垒台,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中坚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贯彻新理念,展示新作为。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政治参与对于未来国家的政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学生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体,与对社会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在于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谢倩  高红 《唯实》2002,(8):93-95
在新公共行政学看来,效率有机械性效率和社会性效率之分.传统公共行政下的效率至上观,实际上是一种机械效率观,它把效率与民主等社会价值对立起来,科层制组织就是上述理念的产物.社会性效率则主张效率与社会公平、民主等社会价值统合起来.应该说,前者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层制日益显示其弊端.这说明公共行政中由于公共部门的公共性质,对行政效率的追求不能为效率而效率,效率必须与民主、公平、质量等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正>一、黔南州林业碳汇发展情况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贵州省林业局成立了全省林业碳汇领导小组,选了8家具有一定实力和林业碳汇工作经验的合作对象,成立了林业碳中和行动联盟,组建了林业碳汇研究中心,建立了林业碳汇上下联动机制,着力增加碳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黔南州在推进林业碳汇实践中,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借鉴福建三明、安徽滁州、贵州毕节等地的经验做法制发林业碳票。通过制发碳票、“林业碳汇+司法”“林业碳汇+金融”等措施,推进黔南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调查发现,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学校管理与制度、学生和教师自身。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总体强度较大,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占主导的职业压力源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