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154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369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于面临全球粮食危机,印度贫困省份比哈尔邦的官员近日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节粮办法——将鼠肉纳入民众日常食谱,这样既能解决穷人的吃饭问题,又能消灭鼠害,保护粮食。  相似文献   
82.
一、案情简介原告东莞建益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建益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销售各种藤家具的专业厂家,系名称为“藤条的多色着色工艺方法”的ZL01129998.3号发明专利的独占实施许可人。该专利于2001年11月27日提出申请,2003年6月25日获授权并公告,现为有效专利。该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为:一种藤条的多色着色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把待着色的长藤条以等距或不等距的间隔划分成若干小段;(2)将藤条的第一小段放入盛有色料一及其稀释液体的容器中进行颜色一的着色;(3)再依次把藤条未着色的其他部分放入盛有色料二、色料三、色…  相似文献   
83.
汉江水利水电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丹江铝业公司,是全国水利系统内唯一一个铝冶炼、铝加工企业。作为湖北省重要的铝产业基地,她是受惠于水而兴建,又是受惠于水而发展,更是受惠于水而壮大的。  相似文献   
84.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的制度。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是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这一保护包括婚前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夫妻双方另有约定。  相似文献   
85.
1912年10月,正当袁世凯权倾一时,炙手可热时,上海南洋公学校长辜鸿铭撰写两本书:一名《中国牛津运动故事》,英语版;一名《幕府纪闻》,汉语版,发行海内外,其中谩骂、讥讽、挖苦袁世凯之文字,尖酸泼辣,一时成为奇谈。辜鸿铭何许人也,竟敢著书指骂当上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  相似文献   
86.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计划建设和发展根据地的第一步就是占领茶陵县城。 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指示前委委员、工农革命军第1团党代表宛希先率1营2连、3连经安仁打茶陵。  相似文献   
87.
苏州的空间     
  相似文献   
88.
律师胜诉收费制同其他收费制、法律援助、成功报酬有诸多不同 ,它具有风险移转、费用援助和鼓励功能 ,但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 ,有赖于司法公正、民事赔偿制度的完善、律师素质良好等 ,而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都是不很完善 ,因此 ,我国尚不能大规模适用律师胜诉收费制。  相似文献   
89.
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精神得以一以贯之的继续.这决不是无所指,而是有继续下去的现实价值和必要,需要延安精神的特殊功能解决特定问题.要使延安精神继续下去,就需修正其在认识、宣传、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90.
谭玉秀  范立君 《求索》2010,(9):242-244,23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是"无年不战"、"无年不荒",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最终爆发了失业恐慌。规模庞大的失业群体承受着莫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心态失衡,进而采取异常的行为,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盗窃、抢劫、乞讨、自杀等。这些行为的普遍化与扩大化,毒化了社会风气,使社会治安受到威胁,社会局面变得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