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68篇
中国共产党   237篇
中国政治   327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孟祥林 《中国发展》2007,7(3):118-121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该文首先简要论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然后分析了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几个关键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充分发展和资源布局,最后初步探索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选择:发展城市要以资源为依托。  相似文献   
62.
四川遂宁——观音故里,西部水都;宋瓷精品,享誉全国。  相似文献   
63.
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使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得以实现,在市场化进程中,传统的家庭自保和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急需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是政府参与下的一个经济学过程,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可找到其经济学依据。面临新的选择,农村的社会保障必须在运作机制、融资渠道、保障主体以及制度与政策等方面出新招。  相似文献   
64.
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对城市化进程具有很大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状况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是通过产品竞争与就业竞争两种方式介入市场的,其是否发生乡-城转移取决于其在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市场中所得到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收益的对比,从而影响着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65.
本文简要论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国内该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并重点就开展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6.
党的基层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功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在战斗历程中 ,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基层组织在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其功能有所不同。探索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在不同时期的演变 ,借鉴党的历史经验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做好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功能所共同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一 ,我们党都极端重视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把每一个党员必须参加一个组织并在其中工作列为入党的基本条件。民主革命时期党先后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 ,其党章都明确规定要建立党的基层…  相似文献   
67.
孔祥林 《桂海论丛》2002,18(2):91-93
在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应当把法律文化的建设放在与制度变革同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中国法律文化缺乏法治因素的原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依法治国进程的负面影响 ;并对如何建设顺应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法律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69.
70.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宗教事务的管理首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这也是做好民族地区宗教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党和国家对宗教问题制定了一整套符合客观实际的基本方针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对宗教问题的一贯方针,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信教和不信教的,信仰这种宗教的和信仰那种宗教的一律加以保护。今天采取宗教信仰自由和保护政策,将来也仍然采取保护政策,并且始终贯穿于宗教工作中。不但如此,还应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宗教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