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法律   30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研究应用间接免疫酶组化法检测“502”胶显现人指纹的ABO血型.结果显示69例个体中,检出65例指纹的ABO血型,检出率为94.2%.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好、准确灵敏、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等特点,为法医物证检验个人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将DNA分析技术,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相结合,由计算机对可数码化的DNA信息自动比对分析,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异地查询检查比对、跨区域协作的目标。深圳市DNA数据库自2003年试运行,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截止2006年2月共采集DNA样本43 000份,录入数据库数据40 900条,其中现场物证数据2 598条,嫌疑人2 231条,前科人员33 600条,受害人1 707条,失踪人员131条,其它579条。至2006年2月,对3 600多起案件进行了查询比对,串并案件112串231起,其中凶杀案19起,抢劫、强奸案68起,轮奸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从事经济活动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近年来,以抢劫汽车为目的的杀人案件已成为新的经济形势下一种新的作案方式,尤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更为突出。本文对1993-2000年本地区所侦破的40例抢车杀人案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就抢车杀人这一案件形式的特点和法医检案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分析1.1被害人的性别与年龄在40例抢车杀人案中,受害人数40人,均为男性,年龄界于23~45岁之间。其中死亡38例,存活2例(重伤…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冻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年12月25日上午,本市郊外草坪上发现1具男性裸尸。据调查,死者系精神病患者,24日裸身在街道徘徊,曾有人给予食物和衣物。24日和25日气温为16℃~24℃,小雨,轻微南到东南风天气。尸体检验身高164cm,营养一般,尸斑呈暗红色。左右手掌、手背、膝关节及背部、臀部等处多处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深圳地区夏季室内外猪尸体上主要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群落演替规律来推断死亡时间(PMI)。方法从2013年5月初到8月初,在深圳市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模拟的室内、外场地分别放置成年猪尸体两头,观察尸体腐败的过程和猪尸体上出现主要昆虫的种类,记录猪尸体腐败各阶段的历期,以及主要昆虫在尸体上的群落演替。结果室内、外的猪尸体分别经历了412.5 h和325 h进入白骨化阶段。主要的嗜尸性昆虫,蝇类以大头金蝇、绯颜裸金蝇、星岛金蝇,甲虫类以大隐翅甲、赤颈郭公甲、丽腐阎甲、白腹皮蠹为优势代表性种类。室外猪尸体在较多雨水的影响下,优势蝇群明显产生二代,室内的猪尸体上未见较大规模二代产生。结论深圳地区夏季室内外猪尸体上主要昆虫的群落演替有规律性,7种代表性昆虫及其幼虫整体的活动规律对推断PMI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Biolog-Eco法检测尸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死后不同时间尸体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并评估其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iolog-Eco微平板对野外实验中来自于死后0~240 h猪和人尸体的肛门拭子进行微生物群体的培养,监测其引起的光密度值变化,结合法医病理学及蝇类演替,观察自然腐败尸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性及其变化。结果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与蛆虫数量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冷冻在0 h对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影响最大,48 h后基本消失,192 h后尸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相对不稳定。主成分分析将31种碳源综合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90%)。碳源tsquare分析显示,N-乙酰-D-葡萄糖氨和L-丝氨酸是推断人和猪样品PMI(0~240 h)的优势碳源。结论 Biolog-Eco法能表现死亡后0~240 h尸体上微生物群落对部分碳源利用的代谢差异,有望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病史摘要王某,男,33岁,左上腹被他人用拳头击伤,伤处疼痛,伤后4 h入院。查体:T 36.2℃、P 92次/min、R 20次/min、BP 14.7/8.0 k Pa(110/60 mmH g)。自主体位,表情痛苦,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检查合作,问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颜色苍白,皮肤弹性差,皮肤温度降低。腹肌紧,全腹压痛,左侧明显,肠鸣音正常,左侧肾区隆起,左侧肾区触痛(+)。CT片见左肾结构碎裂,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广东不同地区汉族人群牙齿生长发育的差异。方法依据牙齿钙化分级标准分别对广州市的1774名(男性899名,女性875名)和深圳市的1730名(男性846名,女性884名)6~18周岁汉族人群的全口曲面断层影像上的下颌牙齿钙化程度进行分级和评分;将评分结果输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齿钙化程度与年龄变化呈正相关,两地区同性别间牙齿钙化分级评分值检验结果P>0.05,两地区年龄对应的级别和级别对应的年龄基本一致。结论广东广州市和深圳市两地间青少年牙齿生长发育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19.
8种方法显现的汗潜指印STR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常见指印显现方法对指印STR检验的影响。方法采用Invisorb spin forensic试剂盒提取纯化人汗潜指印DNA,低拷贝模板(LCN)STR复合扩增,荧光电泳检验。结果用铜粉、铝粉、荧光粉、黑磁粉、"502"胶、茚三酮、磺酸双三嗪荧光显色液显现的玻片、纸张和胶带纸粘面上的汗潜指印可成功进行STR分型。结论常见指印显现方法不影响指印STR检验。  相似文献   
20.
Zif/268免疫组化在心性猝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猝死和非猝死组尸检心脏标本心肌局部Zif/2 68的表达 ,为心肌早期缺血死后诊断提供客观指标。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系统 ,对 18例猝死和 18例非猝死组尸检心脏标本心肌局部细胞核蛋白Zif/2 68的累积情况进行研究。 结果  18例心性猝死心脏标本心肌局部有部分心肌细胞核呈阳性着色 ,阳性表达率达 10 0 %。 18例对照组标本仅 2例心肌细胞核散在阳性。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显著。 结论 说明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核Zif/2 68的表达有望成为急性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