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5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贪贿犯罪死刑先废论的要害,不在于主张分阶段逐步废除死刑,而在于主张将贪贿犯罪死刑的废除放在较为优先的位置来考虑。其致命缺陷有两个:一是对普通暴力犯罪及财产犯罪危害性程度与贪贿犯罪危害性程度的高低作了颠倒性评价,在高估普通暴力犯罪以及财产犯罪危害性程度的同时,过分低估了贪贿犯罪的危害性程度,并错误地认为贪贿犯罪不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二是事实上把贪贿犯罪人的生命权摆在了优越于其他普通财产犯罪人和暴力犯罪人的地位,折射了一种不平等的生命权利观。在我国腐败犯罪高发的形势下,优先废除贪贿犯罪死刑是一种脱离现实的不正确的刑事政策选择。在当前形势下,贪贿犯罪不能优先于盗窃罪等普通财产犯罪以及其他经济犯罪废除死刑,更不能优先于普通暴力犯罪废除或事实上废止死刑。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汉中市检察队伍素质和业务技能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使我们的检察事业和队伍建设都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如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已成为事关整个检察工作全局和检察事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赵宝成 《人民检察》2022,(19):67-68
<正>由中国犯罪学会原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牧主编的《新犯罪学》,原创性地提出“存在犯罪学”学说,主张犯罪学研究应由以犯罪原因为中心转向以犯罪现象(犯罪事实)为中心,在国内同类著作和教科书中见解独到、自成一家,《新犯罪学》的书名即得自于此。人类思考和认识犯罪的历史远比犯罪学的学科史久远得多,犯罪学发展史经历了一个由前科学走向科学的过程。自科学犯罪学诞生以来,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三十年内 ,比较犯罪学已经由一种经验性操作转变为一门理论学科。比较犯罪学的多项研究是在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的 ,这些研究显示 ,犯罪形态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国家政治结构、宗教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而且 ,可以发现 ,社会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之间存在联系。由于许多国家 (尤其是亚洲国家 )目前正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认识这一点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要讨论的是比较犯罪学的目的、方法及其理论 ,但对于拉美国家的“解放者犯罪学”运动特别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 而且出现了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犯罪暴力程度加剧等特点。据统计,2004年全国判决生效未成年犯罪人数比2003年增长19.05%。2005年1月至 7月又比2004年同期上升23.96%,已经出现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新犯罪类型,未成年人犯罪的增多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然而,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需要受到特殊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实行特殊的刑罚原则和特殊的刑罚制度。为此,本刊记者就未成年人刑罚的相关问题专门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国犯罪学会理事赵宝成。  相似文献   
16.
追问刑法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刑法精神 ,是指贯穿于刑法之中 ,作为刑法之基的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基本观念或理念。刑法典为刑法之形 ,刑法精神为刑法之魂。我国刑法在基本立场或基本精神上更加接近于古典派 ,更准确地说 ,是接近于新古典主义 ,带有明显的折衷或调和色彩。刑法精神(此处特指刑法典精神 )应当是一国整个刑事法律体系的基本精神 ,一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基本精神必须统一于刑法精神或曰刑法典精神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监狱法与我国刑法在立法精神上不相一致,具体表现为前者宽仁,后者严厉;前者基于主观主义立场,后者基于客观主义立场。这种立法精神上的不一致,不是刑事立法的理想状态,也势必给司法实践带来问题。有必要注意并研究此一问题。推动监狱法精神与刑法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社会安宁有序,治安状况良好,是政府应当提供给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公共物品,它需要政府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来创造。但是,政府治理并非总是有效的,它有时会失灵并导致寻租、腐败以及其他不良后果;有时,政府的某些作为本身就属于违法甚至犯罪。从政府治理角度,揭示政府违法现象及其在我国的表现并探求解决之道,是犯罪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中国犯罪学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的一年。本年度犯罪学研究有三大热点:即犯罪学与刑事法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总体来看,在2007年,中国犯罪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现实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兼谈犯罪学的性质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与刑法学互为亲缘学科 ,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母子关系”或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 ,而是有着一定亲缘联系的共生关系。按学科属性归类 ,犯罪学属于行为科学 ;按学科功能归类 ,犯罪学可以归于刑事科学。通过对犯罪学的实证研究 ,对犯罪可以获得本体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 ,犯罪学不是刑法学的辅助学科。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发展 ,需要二者的结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