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宽严相济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刑事司法政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然而,司法实践中对此政策的贯彻无论是从理念还是制度上都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宽严的界限在哪里?如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保证该政策发挥最大效应?等等。本期特别策划希望就这些问题引发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能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2.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适用有扩大趋势,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张力也日趋显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司法扩张与实质解释论相勾连,这可以从该罪名适用中的价值判断、结果导向及罪名变换等角度推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扩张性适用易滋生法律风险,如公民行为预期的不足、法治系统后果的淡化及罪刑法定原则的矮化等。针对因该罪名适用可能引发的风险因素,需从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法律论证及适用结果监督等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33.
抢劫罪的"其他方法"是刑法分则中抢劫罪的客观方面。由于"其他方法"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宽泛和模糊,导致司法界和理论界对抢劫罪的犯罪形态及"其他方法"的理解上出现了分歧,例如犯罪着手应如何认定、利用自己和他人的先前行为应如何定性等。罪行法定原则要求应将"其他方法"予以明确和细化。目前,细化的最好途径不是采取立法和判例,而是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和细化"其他方法"的范围。  相似文献   
34.
赵运锋  云剑 《理论探索》2007,(3):151-154
现代刑事法律思想与制度中的罪刑均衡原则、刑事判例制度、教育刑论和刑法谦抑性说,与我国儒家文化中的法律思想有诸多暗合之处。这主要体现为孔子、荀子的刑罚适中思想与现代罪刑均衡原则的不谋而合,朱熹的“德礼政刑”思想与现代法律教育刑论的相通性,孔子“不为刑辟”思想与现代刑事判例制度的一致性,朱熹罪疑惟轻思想与现代刑法谦抑性说的内在关联,等等。  相似文献   
35.
赵运锋 《北方法学》2011,5(6):87-95
刑法目的解释的存在根据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在刑法解释体系中,目的解释不能简单定位为辅助作用或决定作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的解释边界的厘定与文义解释有关,也与历史解释、体系解释有关。目的解释主要局限在法律疑难情况下适用,且目的解释常与非规范因素相联系,所以应从实体规范、司法程序及司法技术等角度对该法律方法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6.
刑法和道德是社会存在、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种行为规范,道德和刑法之间具有内在牵连,表现在刑法的各个方面,如刑事政策、刑事责任和刑法基本原则等。本文要探讨的是刑法基本原则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即刑法基本原则的道德属性:罪刑法定原则立足于功利主义,罪刑相适应原则奠基于人道主义,适用刑法平等原则是公正精神的表征。  相似文献   
37.
论刑法分则中的法定拟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有一部分属于拟制条款。本文对刑法之所以规定拟制条款的原因、拟制条款蕴涵的消极因素以及如何规范和使用拟制条款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38.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犯罪日趋严重,因此,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显得紧迫而重要。但是,现行刑法中的相关立法条文和司法解释仍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必须对相应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妥当的解决措施,如厘清相关法律概念、增设相关罪名及加大罚金刑的处罚力度等,为我国知识产权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9.
因户口未落实而无法补办身份证的当事人,以本人照片、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暂住地地址,出资购买了假身份证,并用假身份证坐飞机、应聘工作、申领银行卡等。对该当事人适用刑事处罚是不合适的,基于刑法效益性、谦抑性、人道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出罪功能及期待可能性考虑,对其适用行政处罚显然更科学和准确。  相似文献   
40.
赵运锋 《北方法学》2017,11(1):86-98
法益是刑法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法益保护观会在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摇摆。随着刑法教义学理论研究的深化,理论界对法益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认识日趋合理,不过,法益在立法批判与规范诠释中的作用还没有被论述透彻。借助法益的政策分析功能,可以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犯罪停止形态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并对以刑制罪司法逻辑的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