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1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41.
民族精神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形成和发展必然受社会存在的影响与制约.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客观因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得世界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发展条件,从而为生发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其中,对民族精神起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则是社会生产方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每一种因素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作用,同时又相辅相成地影响乃至决定民族精神的内在特质和时代走向.一个民族的性格品质或民族精神特质,都是由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与长期社会历史条件因素共同铸就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共同造就了气质各异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两大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做人”,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会“做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就业能力等。  相似文献   
43.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是对西方现代化的扬弃与超越,是对我国现代化蓝图的描绘与展望,是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的修正与完善,是对单纯的物质主义生活观的否定与重构。  相似文献   
44.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具有商品化、娱乐化、时尚化和世俗化等特征。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是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个性、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消极影响是刺激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诱发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异化、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裂变、弱化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大众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中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华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情感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法律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的有机集合体。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规定中华爱国主义的特有内涵和价值取向。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最稳定的文化基因,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