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50年代起,台湾财政收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63会计年度(以下称年度)以前,台湾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时期,财政十分困难,几乎年年赤字;从1964年度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财政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数年度有财政结余;但1980年度以后,由于内外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台湾财政再度进入困难时期,财政赤字时有出现。本文主要分析80年代以来台湾财政收支的变化及其原因,并预测90年代的发展趋势。一、财政收支由“盈”转“亏”80年代以来,台湾财政收支的年增长率呈大幅缩小的趋势。1980年度,财政支出净额为3,453.96亿元(新台币,下同),较上年度增长35.6%,其后,增长速度大为下降。1981至  相似文献   
72.
台湾自1989年4月3日起取消施行长达10年之久的机动汇率制度,改采浮动汇率制度,外汇自由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项金融体制的重大改革,必将对台湾金融界与企业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其背景、内容以及影响作一粗浅的分析。一、机动汇率制度及其弊病 1979年2月,台湾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机动汇率制度,改变了以往由“中央银行”决定固定的新台币汇率、各外汇银行一体遵行的局面。然而,机动汇率制度与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仍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近似管理的汇率制度,即政府可以按其需要对汇率的决定进  相似文献   
73.
战后台湾经济之所以能在60年代实现腾飞,其经济体制的转换是个关键性因素。台湾当局迫于形势的需要,将公营资本高度垄断的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双轨式的“公营民营企业并举”的经济体制,从而为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不过,这种双轨式的经济体制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它已无法适应目前台湾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经济体制的转换及其原因战后初期,在庞大的“日产”全面公营化的基础上,台湾形成了公营资本高度垄断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