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邓小平说过:“从1957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算是那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回顾历史,邓小平生前曾八次到莫斯科,其中有五次是参加中苏会谈。这几次会谈,都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展示了卓越的外交才华。一、1957年莫斯科会谈,毛泽东夸邓小平:“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我们党内难得的一个领导人才。”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邓小平随同毛泽东到莫斯科,除了参加会议外,他的主要任务是代…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与列宁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对列宁新经济政策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它的实质是允许私人自由买卖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受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影响,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要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发展,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二次革命论"的实质所在.陈独秀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在党内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苏联模式作了很多论述 ,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 ,从毛泽东的角度认识苏联模式 ,学术界却很少论及。毛泽东在他的许多文章、报告和讲话中对苏联模式作了大量评价。苏共二十大前 ,毛泽东全面肯定苏联模式。苏共二十大后 ,毛泽东开始反思苏联模式。中苏论战中 ,毛泽东全力维护苏联模式。他虽然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缺陷 ,试图走出一条比苏联好的路子来 ,但最终还是未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相似文献   
14.
1958年,中共对南共联盟纲领草案的批判,是中、苏两党在政治上的一次“合作”。中共参加对南共联盟纲领草案的批判,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具有冷战时代的特点。批判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集中到一点就是批判纲领草案的“修正主义”观点。对于这次批判,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必须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更好地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冷战即将开始的时候,斯大林出于苏联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提出了外蒙古“独立”等问题,这使得蒋介石非常恼火,但由于蒋介石需要苏联出兵帮助解决国内的各种武装力量和限制共产党的发展,使中国完全统一在他的手中,于是决定派出代表团前往苏联与斯大林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6.
邢和明 《世纪桥》2004,(5):31-3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误都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邢和明 《理论学刊》2003,7(3):96-99
1961年10月,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中国对苏共二十二大的过激反应,成为中苏公开论战的起点.这场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过渡"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错误认识.全力维护苏联模式,就是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确信社会主义只能有一种模式,把对这一模式的改革当作复辟资本主义.将矛头指向党内"走资派",则是对执政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的不清醒认识,从而确立了"夺权斗争"的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18.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为配合赫鲁晓夫的出访,6月20日,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决定停止供应中国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9月9日,塔斯社受权就中印边界冲突发表声明,偏袒印度。毛泽东说,中印冲突事件,10月北京会谈,我们抵制了朋友的谬论。他还说,赫鲁晓夫很幼稚,不懂马列主义,易受帝国主义的骗。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模式经历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按照新民主主义建设新中国,另一方面又向苏联学习,实际上是在寻求新民主主义模式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对接。过渡时期总路线要解决的是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它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陈独秀最早提出由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探讨这一思想,对深入研究陈独秀是十分必要的。 一 二十年代初期,就中国的出路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