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6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邰言 《台声》2007,(8):74-75
“二·二八”被捕与营救 严秀峰说,“二·二八事件”发生后,青年团的成员有的参加了“处委会”,有的站出来讲公道话,其出发点是爱国爱乡,并不是要反抗政府,是希望和政府沟通,尽量做好民间与政府的桥梁,盼望双方当面谈谈,把台湾的事情治理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邰言 《黄埔》2013,(6):82-85
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决议,中国终于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1989年4月6日,何振梁作为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同中国台北奥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庆华,签署了关于台湾地区体育团队来大陆参加国际比赛的协议,这是海峡两岸体育界之间的第一个书面协议。两岸交流从此更加热络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先有1992年的"九二共识",才有后来的1993年的"汪辜会谈",且看两岸关系史上重要的两件大事——"九二共识"和"汪辜会谈"的台前幕后。"两岸一中"促成"九二共识"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进行两岸事务性商谈,而两岸"两会"商谈必须要以"一个中国"为基础。所以,海协会关于两岸要确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在台湾同胞中引起反响,也使台湾当  相似文献   
14.
邰言 《黄埔》2013,(1):82-85
《告台湾同胞书》出台前后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相似文献   
15.
邰言 《黄埔》2011,(5):52-55
"八六"海战几个月后的11月14日,台湾又派出"永泰"、"永昌"两舰驶往大陆,"永昌"舰在乌丘被击沉,"永泰"舰遭重创。至此,"反攻大陆"成为绝响。鲜为人知的是,这场著名的"崇武以东海战"(即"乌丘海战")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的。  相似文献   
16.
邰言 《黄埔》2010,(1):50-52
1948至1949年是蒋介石输得最惨的一年,东北被关门打狗、华北平津尽失、中原淮海惨败,1949年4月23日总统府也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大溃退,共产党大追击,真是兵败如山倒。12月10日,在成都凤凰山机场,蒋介石父子登上“美龄”号专机,向着渺茫的海岛飞去。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相似文献   
17.
邰言 《黄埔》2013,(3):82-85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由过去偏重强调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廖承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给蒋经国写了一封公开信,一时引起巨大轰动,  相似文献   
18.
邰言 《台声》2008,(4):50-51
最近,卫生部决定,符合条件的台湾地区永久居民如果申请大陆医师资格,可以通过认定方式核发《医师资格证书》。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台湾医师来大陆从事医师职业的工作,也将有利于两岸医学界同行更好地切磋医术,提高医术水平,这也预示着两岸医学界交流与合作的新一波热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邰言 《台声》2008,(5):14-16
在两岸僵局相持多年后,今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海南博鳌会见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时强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 在两岸关系回暖的大环境下,海峡两岸两会对话与谈判的大门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重启。  相似文献   
20.
邰言 《台声》2008,(3):21-21
台湾远东航空近来面临严重的财务运转困局,最近更传发生“跳票事件”(即大陆所说的开空白支票),引发各方对岛内航空业的关注。那么台湾航空业如何才能摆脱财务危机,寻求新的商机,迎来台湾航空业的春天呢?笔者认为,毫无疑问,两岸直航才是解困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