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0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521篇
中国共产党   469篇
中国政治   652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2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8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改变德国所面临的高失业率等困境,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执政时期推出了《2010改革议程》一揽子改革计划,这其中包括了针对劳动力市场实施的“哈茨改革”。本文首先从历史纵向上分析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然后以“第三条道路”理论为依托,指出哈茨改革带来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范式变迁,即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已经从积极型转向了激励型,这种转向不只是体现在政策目标上,而且也落实在具体政策措施上。本文最后论述了由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期间以及由基民盟/基社盟与自民党组成的新联合政府对哈茨改革的部分修正。  相似文献   
132.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作为发生在中国的一个世界历史事件而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它还将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事件、知识事件并由此展开关于中国、关于中国道路等等的话语建构。事件和政策事件是回归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的研究方法,运用这一方法,本文提出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的若干主要的知识化议程,即"思想"作为中国政治范畴的话语建构,"经济"作为中国政治范畴的话语建构,"协商"作为中国政治范畴的话语建构,"合作"作为中国政治范畴的话语建构等。  相似文献   
133.
本文聚焦中欧光伏争端,以衍生自双层博弈理论的三层博弈理论为分析框架,对此次贸易争端进行分析和梳理。本文主要尝试通过"赢集"这一核心概念,解释此次争端中德国和欧盟的立场及行动。本文认为,在此次光伏争端的案例中不仅存在着中国与欧盟在国际层面的谈判和互动,欧盟与其成员国和利益集团之间,以及成员国与利益集团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而争端最后的解决结果是这几个层面互动的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4.
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导向确立、政府投入大量增加的有利条件下,发展的主要制约在于治理不善。要实现农村和谐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建立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新型关系,其核心是革新基层政府运作,激活乡村民间力量。我们通过厘析当前“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可能性后,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多中心治理”。循此思路,我们积极寻求乡村多元化治理的载体依托并就多元主体间存在的行为偏差提出若干建议,希图能依此路径,达致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愿景。  相似文献   
135.
“同心”思想是新时期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五一口号”的重要指南,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受到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取得很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以“同心”思想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6.
20 0 0年 3月 18日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结果揭晓 ,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 497 7万选票当选台湾第十任“总统”。国民党候选人连战、萧万长仅以 2 92 5万票的得票数名列第三位。一夕之间 ,岛内变天 ,在台湾执政逾 5 0年的国民党不得不拱手让出政权 ,实现了“政党轮替”。面对这种形势 ,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将何去何从是一个各方都相当关注的话题。随后 ,国民党在国民党内部掀起了一轮改造的呼声和行动 ,力图在四年后的“总统”大选中夺回失去的执政权。一、国民党改造的缘由综观国民党的历史 ,几次大规模的改造运动都是在面临…  相似文献   
137.
九江要加快发展,必须精心营造大旅游环境,做大旅游业;必须高起点、多元化推进大旅游战略.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一个以庐山世界级知名景区为依托,做强做大做优柘林湖(云居山-柘林湖)第二大新兴景区为目标的大旅游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九江要做大旅游业,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8.
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的制度基础,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分析其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网构建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国际货币体系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功能使得全球金融稳定和安全具有了基础保障;国际货币体系对于流动性管理的重视和全球流动性管理机制建设有利于保持全球流动性的稳定;国际汇率协调有利于国际收支失衡改善和汇率基本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还争取通过机制安排来弱化货币中心国的政策外溢效应;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理结构改革是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基础保障之一。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面临着诸如国际货币体系安全的内生矛盾、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短板、全球与区域金融安全网络的迭代以及改革泛政治化等问题。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金融安全的内在关联,应在促进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改革、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立流动性管理机制、推进超主权货币建设、深化区域货币合作五个方面,推进全球金融安全体系的建设,保障全球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3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得到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集中体现在社会层面上就是社会矛盾还比较多和尖锐.这些社会矛盾如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就会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就会产生动摇.因此,充分认识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重要性,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积极主动地解决好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0.
新世纪以来,德国社会福利体制一度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高、国家债务负担重等诸多挑战,德国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措施,以打破传统社会福利体制的路径依赖。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福利体制改革需要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认可。鉴于此,论文主要从德国民众认知视角出发,对新世纪以来民众福利态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德国民众都认为应由政府承担福利责任。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障依然被民众视为政府首要承担的福利责任,但对政府提供失业保障以及就业岗位的支持度相对较低,对提供医疗和养老保障的需求则明显上升。此外,民众对医疗保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养老和失业保障,对护理保障则信心不足。另外,德国东西部民众福利态度上的差异依然存在,但已经呈现出趋同迹象。论文运用福利态度解释学说并结合实证数据,说明福利态度的变化主要受总体经济形势、社会福利政策、公正理念、个人自利和社会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