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通辽市科左后旗,无论是采访旗委、旗政府领导,还是采访职能部门,发现“抓文化就是抓经济,发展文化就是发展经济“的道理他们不但讲得熟,而且落得实。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形象和内涵,也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软实力。近年来,科左后旗通过“打造文化品牌,创建文化大旗“,不但摘取了“全国文化先进旗“的桂冠,而且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端午节,在巍巍的双合尔山下,在草青水碧的巴彦查干淖尔湖旁,数万名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进行民歌比赛。届时,千里草原,变成了民歌的海洋,艺术的殿堂。你一首《白虎哥哥》,他一曲《韩秀英》《;嘎达梅林》的旋律初歇《,达那巴拉》的歌声扬起……;这种  相似文献   
13.
未来不是梦     
白杰从上学那天开始,就是通辽市双泡子镇东升村人的骄傲。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师生们公认的高材生。她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正当白杰在通辽市一中读高中,用知识编织自己五彩梦时,一场厄运降到了这个家庭头上。身强体壮的父亲因病去世了,父亲在世时借钱盖房子的债还未还清,为给父亲治病又欠了亲戚朋友不少钱……原本充满欢乐的家庭被愁苦的阴云笼罩着。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经济收入没了,白杰每月在学校100多元的学习生活费用,家里无力承担,面临着失学的危险。母亲看到成材有望的女儿面临着失学的危险却毫无办法,心急如焚。这时…  相似文献   
14.
从前,谈起通辽市的经济,人们总用“农业大,工业弱,财政穷”来概括,工业弱,是“八五”时期通辽市工业的真实写照。“八五”结束的 1995年,全市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 21 65亿元。工业弱,成为制约通辽市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九五”期间,通辽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破“工业弱”的瓶颈,做大做强工业。他们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企业体制创新、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凤凰涅 式的洗礼,通辽市的工业实现了强筋壮骨,驶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全市工业连续四年超过自治区平均增长速度,保持了 2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0年,…  相似文献   
15.
有着悠久深厚文化积淀的库伦旗,曾是水清林茂草丰,山秀沙绿的家园,被清朝皇家辟为天然猎场,游牧民族在这里聚居繁衍,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经久不衰的安代。世事沧桑。后来由于战火频繁,人口增加,过度放牧,过度垦耕,过度樵采,山川秀美的库伦水浊了,林稀了,草枯了,4700多平方公里的库伦大地,山沙两区各占一半。南部山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有大小侵蚀沟13700多条,水土流失面积2303郾1平方公里,年均流失地表土1560万吨,相当全旗表土被剥蚀0郾5cm,是柳河重要的泥沙源。北部沙区,沙丘连绵,坨甸交错,风起沙扬,…  相似文献   
16.
回首历史,通辽市有着辉煌的记忆,全国商品粮基地、畜产品基地、产粮大市……然而,随着国家粮食短缺时代的结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型态成为制约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地区经济发展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农业大市、工业小市、财政穷市”压得通辽人抬不起头来。桂冠失落了,通辽人没有趴下,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区位、产业优势,以1999年撤盟设市为起点,开始由农业经济型态向工业经济型态的历史性跨越。他们在全区率先提出了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将通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全区、全国的大盘子里进行统筹谋画,寻找自身的不足,充分挖掘比较优势,提出了“坚持‘双增双进’,打造‘三大基地’,实现‘两个转变’”的发展方策,从此,三千里科尔沁草原奏响了雄浑的发展乐章,掀开了通辽市崛起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俗语道:“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让人熟记于心的警言格句,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对食品的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讲究,越来越多样化,由此也带动了食品业的百花齐放。超市里,各种食品琳琅满目,精美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通辽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年分别达到4969元和1954元。但是,在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收入增加的同时,一部分低收入的群众,特别是病残家庭、实现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山沙两区”的农牧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针对城乡弱势群体生活困难日益突出的情况,通辽市通过在城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救济“三条线”;在农区开展“百村扶贫攻坚”、“万户养殖扶贫”两大工程。同时,将政府救济与社会募捐相结合,保障了城乡弱势…  相似文献   
19.
通辽,一座有着悠久文明积淀的城市,一座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的新兴城市。1999年,通辽市完成撤盟设市,开始了由农业大盟向经济强市,由农业文明向都市文明的历史性大跨越。在实现这一历史性大跨越的过程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以会促创”,“虚功实做”,通辽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以城带乡”比翼飞 通辽市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城镇与农村差异比较大。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