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网络政治参与的动力、阻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非常迅猛,如何认识和把握网络政治参与的强劲动力,如何面对和消解网络政治参与的阻力,使网络政治参与走上积极健康有序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当前网络政治参与还存在诸多阻力,要消解这些阻力必须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构建透明政府。要注意开拓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要切实保证群众获取信息的权利、理解信息的权利、听取的权利、批评的权利。  相似文献   
32.
十七大报告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是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一是培育公民的民主价值观念,增强他们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逐渐尝试使公民参与进入到诸如政府制定的直接民主领域;三是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培育多元的公共治理主体。  相似文献   
33.
聘任制公务员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郝继明 《行政与法》2005,(10):51-53
聘任制是指机关通过合同选拔、任用公务员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公务员法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对公务员职位实行聘任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创新。虽然公务员法对公务员部分职位实行聘任制作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出现一个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有必要对聘任制公务员的有关问题认真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就聘任制公务员的内涵、意义、适用范围、聘任程序、管理方法、纠纷解决办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构建服务型政府:内涵及动力阻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即民主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绩效政府和透明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外在推动力是全球重塑政府的浪潮;内在源动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直接推动力是改革与服务型政府相悖的现状。其阻力在于:理论上的分歧构成理论指导的阻力;社会宣传不够,群众基础不厚,容易形成群体性的阻力;传统观念和体制形成的政府效能低下是体制上的阻力;政府存在的信用危机和部分工作人员的抵触情绪形成的内在阻力。  相似文献   
35.
网络公共事件频发期已经到来,如何应对乃至治理网络公共事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找准网络公共事件频发的原因,解析网络公共事件的性质,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处置、治理网络公共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网络公共事件的频发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把握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厘清网络公共事件的性质,是应对、处置和治理网络公共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7.
《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领域的法律,是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法律。它的制定颁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干部人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里程碑,是国家公务员制度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石,必将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公务员法的产生有必然性和重大意义,体现了创新性。  相似文献   
38.
认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的阻力,对于我们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指导动力、内在源动力、外在推动力和直接推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但在理论、实际、思想、体制等方面存在着阻力。  相似文献   
39.
公共事件的网络传播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涉众涉政事件往往通过网络传播在社会公众中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本文从九个方面对网络传播效应进行分析,一方面便于我们根据事态的征兆与进展及时判断事件可能演化的方向,更好地改进政府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善识、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密切政民关系,抓住有利机遇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40.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突出问题。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合理地应对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全方位多视角把握和认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质。本文从国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生产关系、系统、分类管理、危机管理、参与主体、政府、后果等层面分别解析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