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4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灾害来临时,社区不仅要承受灾害的侵袭,更要第一时间处置和应对灾害,承担"第一响应人"的角色。社区是社会安全的基石,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国际社会积极倡导推动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2005年1月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突出强调加强国家和社区抗灾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对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  相似文献   
13.
读得一遍《红楼梦》,意想不出曹雪芹笔下的“娇杏”那“眉目清明”的样子。想来,倒不是不用功读书,而是老先生语焉不详。见“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目下,云:“这里雨村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环,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得呆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国有企业的党企关系、党组织的地位、责权结构、工作机构、人员编制、隶属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 ,有些党员干部存在一些错误观点 ,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 思想方法上的错误观点。一是效益中心观。把经济效益指标作为检验企业包括党建工作的“唯一”标准 ,以指标划线 ,只要完成利润批标 ,就可以评为先进 ;二是替代观。认为企业党组织的部分职能可以由其他组织承担。比如 ,工人与企业的关系可以由工会解决 ;企业监督可以由职代会或纪检部门履行。2 组织工作中的错误倾向。一是重实践轻理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利用放射源进行生产、研究、治疗的单位机构越来越多,据2010年调查,超过10万枚的放射源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农业、医疗以及科研等24个行业中.辐射事故不再仅仅发生在核电站,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这些单位机构发生辐射事故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核电站.本文在简要介绍辐射事故的基础上,对这些易发生辐射事故的单位机构进行了总结,并为消防部队提出了处置此类辐射事故的一般程序,为日后处置此类事故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潘昱州 《人民论坛》2013,(7):178-180
文章从“玄学是先秦道家思想长期发展的结果”的内在逻辑出发,以《庄子》在玄学思潮中的地位及影响为切入点,论述《庄子》在竹林玄学和郭象玄学中的重要影响及玄学家们对《庄子》的理解与阐发,藉以窥得魏晋玄学援道入儒、以儒统道的思想性质和方向,探寻庄子在魏晋玄学演变中独有的哲学特质。  相似文献   
17.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0):35-37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不仅有许多值得美国总结的经验教训,也有诸多经验教训值得全世界包括我国在抵御自然灾害时吸取。因为我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救灾应急响应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2):28-29
灾害每天都在发生,而人类经过太多灾难的袭击后,从中会得到怎样的教训与警醒呢?岁末将至,本刊对2005年的灾情和救灾工作进行一次回顾,希望读者跟随我们的脚步,进一步认知灾害,防御灾害……  相似文献   
19.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2):30-31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时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我国属于重灾年份,台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震、风雹和高温热浪等多种灾害频发并发。台风登陆时间之早,超强台风风力之强、破坏力之大,有的台风在我国内陆滞留时间之久、带来的降雨量之多,都是多年来罕见的。尤其是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先后在中国东部沿海登陆,引发了重大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2006年夏秋时节中国西南部分地区气温之高、干旱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抗旱难度之大为百年一遇,长江上中游主汛期水位之低也是历史上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