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51.
<正>在前现代社会的一千多年里,中国曾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且直到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依然举足轻重。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中国1820年的GDP占当时全球的三分之一。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的兴起,中国在近代以后不仅日渐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沦为他们的半殖民地。其结果是,中国经济在全球GDP中的比重直线下降至5%的历史低点,并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  相似文献   
52.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梁漱溟在书中主张,要认识中国文化,须以中国作为“大国”的利与弊为突破口。该文虽初次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有启迪,现部分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3.
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围绕"大国崛起"这一主题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和2006年后进行过三次较为集中的讨论.实际上,当今时代中国的复兴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事实,如何看待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如何吸取新兴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已成为中国当前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4.
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6年2月11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在外交学院召开以“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主持会议。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等单位的十几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各自独到而有见地的思想与观点,本刊择要编辑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5.
美国东亚政策的新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东亚政策是指美国围绕东亚和东南亚所实施政策的总和.这些政策的内容以双边外交关系为主,同时包含了一些超越双边关系的思考.布什第二任期以来,随着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念的变化,美国东亚政策出现新特点,开始推行以接触政策为主,相应调整盟友体系、大国关系和其他双边关系的新战略.这种外交战略转型符合东亚地区的政治潮流.但由于对区域主义、大国崛起、日本正常国家化和民族主义这四股地区潮流或历史潜流认识不足或应对失当,美国东亚政策仍存在重大的缺陷和误区.  相似文献   
56.
2007年大国关系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大国关系变化及其趋势是科学判断当前国际局势的重要尺度和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相似文献   
57.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在“南北关系”中“北”是主导,“东西关系”中“西”是主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和突出作用。当时的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极化的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这种局面出现转变。具体说来,国际局势在以下四个方面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
大国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灿荣  戴维来 《当代亚太》2008,288(1):36-57
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的巨大转变之中,大国关系也显露出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实践中,各大国不断因时因势就其对外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重新塑造.美日欧等传统大国力量此消彼长,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非西方新兴力量迅速崛起,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大国关系在变化中基本保持稳定,在竞争与合作中富有弹性,但同时大国间关系的复杂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相互竞争也更加激烈,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中国面临着这一历史性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所以,如何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也成为中国对外政策和战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9.
金灿荣  董春岭 《前线》2009,(11):24-25
2009年9月21日至25日,胡锦涛主席相继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在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如此密集而高效的峰会外交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四个峰会所涵盖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推动核裁军进程等问题不仅是国际热点问题,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0.
美国的变化与世界对美国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拉克战争与朝鲜核危机是当前最吸引全球注意力的两件大事。围绕这两件大事尤其是前者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诸多争议和变化 ,不能不令每个关心国际事务和各自国家命运的人陷入沉思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是否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把握国际局势的走向及特点 ?所有这些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地调整其外交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战略利益 ?超越具体事件进展本身 ,从更前瞻性的视野对这些重要问题加以深入、理性的探讨 ,无疑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为此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 3月 2 8日以“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为主题 ,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 ,来自京沪的部分知名学者、专家就此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探讨。现爰刊于此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付印之际 ,伊拉克战争已近尾声 ,朝鲜也发出了愿接受多边协商的信息 ,遂请与会相关代表进行了补充与较正。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