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0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4篇 |
工人农民 | 7篇 |
世界政治 | 3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59篇 |
法律 | 157篇 |
中国共产党 | 271篇 |
中国政治 | 320篇 |
政治理论 | 68篇 |
综合类 | 1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作为献给劳动者的新年大礼,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此外,在年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这三 相似文献
72.
近代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转换,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代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家族本位主义到个人本位主义再到集体主义的转换过程,较好地反映了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在个人与集体、物质与精神上不断的碰撞与交融。 相似文献
73.
74.
75.
钟晓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12(1):153-160
随着2005年《公司法》的实施,司法在公司实践中的作用不断显现。不过,公司纠纷案件的司法处理也变得更为复杂。《公司法》的司法适用既需要平衡公司自治与司法介入问题,也需要协调公司经营效率与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公司纠纷的司法救济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适用《公司法》等法律, 相似文献
76.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当前,我们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仍是治标不治本。要增加农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促进农业规模化,让农民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体;二是促进农民市民化,加快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7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而且也为基层央行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围绕经济发展、落实货币政策、提高生产力水平,围绕金融监管、防化金融风险、维护人民利益,围绕职工素质、武装员工思想、建设先进文化,是基层央行实践“三个代表”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78.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动员成效直接决定着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扩红运动中,中央苏区各级政府在乡村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在进行舆论宣传、优待红军及家属、开展归队运动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这些动员活动点燃了苏区群众的参战热情,实现了革命动员与乡村社会间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7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体系。习近平外交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源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理念与实践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和超越,具有更强的国际复合视野、进程导向和责任意识。面对当前中国外交思想研究学理化不足等困境,国内学界应当遵循人文社科理论研究的一般性路径,从问题化、方法化、概念化、体系化四个维度递进推动习近平外交思想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从而进一步深化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新加坡虽是南海争端的非声索国,在南海问题上也没有主权诉求,但近年来在其外交表态中多次将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航行自由视作自身的核心利益,并借助东盟成员国和中美平衡者等身份提升其在南海问题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既有其多元利益诉求和地缘政治考量,也体现出其相互交织甚至矛盾的多重身份定位。本文从双边、地区和全球三个层次分析了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和立场,并从国家身份定位、利益诉求与外交政策互动的视角,探究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多重身份定位与利益诉求,以期研判其南海政策和中新关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