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21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农"问题事关全局 所谓"三农"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在农村,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82.
为了充分发挥工商联组织的桥梁、纽带、助手作用,近几年来,湖南省工商联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及省委统战部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合作模式,逐步构建和完善了一些新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题调研和参政议政机制在湖南省委建立的“省委出题、党派(工商联)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基础上,湖南省工商联还建立了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市州工商联联合调研工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专题调研和提案、议案的质量。近两年…  相似文献   
8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当今党和政府迫切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动摇了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依存基础。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四川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现实情况,详实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迫切需要,课题组深入基层,走进农户,通过听取报告、小组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四川省隆昌县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课题组重点走访了两个乡镇,即周兴…  相似文献   
84.
新农村建设中欠发达农村党支部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中,欠发达农村党支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理论滞后,欠发达农村“领导核心”到位难;欠发达农村的“领导核心”作发挥难;欠发达农村的“领导核心”自身建设难。  相似文献   
85.
三季苦旱:对我省农业生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气环流持续异常,我省大部分地区自2009年7月以来,出现了夏秋连旱叠加冬旱的现象,其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危害大,是我省近百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受其影响,当前农作物长势极差,正处于生长期的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86.
在推进中心组学习建设中,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林草局")党组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把准政治方向,向党员干部思想领域发力,向林草行业方向特点聚焦,为新时代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87.
四川省委九届二次全体会议7月13日在蓉闭幕.会议指出,今年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之年,是九届省委的开局之年,是实现"三大目标"的关键之年.……  相似文献   
88.
关于进一步搞好重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特点 (一)重庆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及就业状况 根据重庆市农办、市统计局和市劳动社保局等部门提供的资料,全市2002年有农村劳动力1399万人,在这些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69.7万人,占47.8%;初中文化程度的619.7万人,占44.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10.6万人,占7.9%.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三峡生态经济区和渝西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89.
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农村拥有较大规模的富余劳动力,目前主要是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向外转移。如何使这些潜在的劳动力有序、有效的成功转移是实现我省农村和谐发展的关键。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有机结合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形式解决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受农业资源要素的制约,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男女性别差异却十分明显,农村妇女劳动力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更大程度上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性别因素的制约,妇女在生理和心理上不同于男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更易受到侵害,特别是进行异地转移的妇女,心理成本远远大于男性。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农村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