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289篇
中国共产党   285篇
中国政治   453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强化职代会建设的途径,就是要实现职代会的程序化、规范化、具体化,通过发挥职代会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职工利益,推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72.
73.
有关公共性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作为行动领域,是一个非个人的交往、信息和舆论领域,它原则上对所有公民开放。在公共领域中,人民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达成共识,以实现对国家活动的民主控制。他认为,与国家、政府支配的“行政的公共性”不同,“市民的公共性”是由作为独立个体的市民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与其他市民共同合作创造的崭新的生活新世界。也因此,有学者认为,“研究公共性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重新审视社会运行基本规则的变化”。  相似文献   
74.
无私奉献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然而,由于高校教师独特的劳动特点、心理矛盾,以及当前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等原因,导致了所谓的“奉献缺失”现象。对高校教师党员来说,要继续发扬奉献精神,就需要提高党性修养,只有将党性修养与奉献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真正做到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75.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不断涌现并日益呈现错综复杂之势,法院的涉诉信访工作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理稍有不慎,不仅正常司法秩序受到影响,更有损于法院的社会形象和法律权威。认真分析提出涉诉信访案件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处理涉诉信访机制的完善,以期对我国涉诉信访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6.
兴安是大桂林旅游圈一颗璀璨的明珠,应当以建设试验区为契机,拉长桂林旅游的链条,充分发挥兴安在大桂林旅游圈的作用:引导游客探寻漓江源头的神奇和美丽;来兴安进行文化寻根访迹;上猫儿山体验瑶族风情;体验兴安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展工业旅游;进行高尔夫休闲度假游;举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在兴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  相似文献   
77.
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关注的消费维权问题,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消费争议解决模式创新转型,努力构建消费维权新体系,在去年设立的夫子庙街道中营社区消费纠纷社区维权站试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8.
“过去我们不能接触,得把他们请走了才去,但现在我们走在了一起。”前驻法大使吴建民近日赴台与台当局“外交”人士展开对谈j这些曾在国际场合“杀红眼”的对手如今一起坐下来回顾这段沧海桑田的变迁,感慨“我们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79.
女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妇女参政人数和水平、反映和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陕西省直属机关工委党校女性和男性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素质差异进行对比,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差异形成的深层原因是社会性别建构的结果,并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0.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分析了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既深刻、具体,又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