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332篇
中国共产党   354篇
中国政治   585篇
政治理论   141篇
综合类   2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建设中原经济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  相似文献   
82.
当前,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面对日益庞大的网络社会和网民群众,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走一条"从网民中来,到网民中去"的网上群众路线,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法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洽理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了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过程民主化法洽化、治理方式柔性化和精细化、治理手段多样化等诸多新的趋势和要求。古人云:“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稳,达民之情。”通过网络问政“求民稳、达民情”,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国家洽理的“最大增量”,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中国共产党指导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及其执政理念的变化是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关键性自变量。从理论坐标上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变革与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体现在执政党合法性重塑、适应性转型以及政治发展推动力等方面。从现实坐标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改革式重构"和"发展式转换"两次意识形态变革,这从不同层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从发展坐标上看,执政党要增强意识形态实践性、认同性、包容性以应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挑战。现阶段"中国梦"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创新,为探索中国政治发展开辟出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85.
本文结合对浙江省H市六大民主党派状况的调研,分析了民主党派建言献策数量少、质量低、时效性差、优势减弱等问题,并指出积极主动性欠缺、能力不足、途径单一是制约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重要因素。破解该难题,需要进一步增强民主党派对建言献策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能力与水平、拓展民主党派建言献策的方式与渠道。  相似文献   
86.
正近年来,农三师工会以国家、兵团加快少数民族聚集团场经济发展为契机,以职工群众增收为目标,实施多项举措,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组织少数民族集居团场工会干部及少数民族妇女致富能手15人,到附近县市参观考察,了解地毯及手工艺品加工销售情况,学习管理经验。同时,筹集项目资金、帮扶资金近百万  相似文献   
87.
梦幻婺源     
正~~  相似文献   
88.
89.
梁立新 《探索》2014,(2):121-125,134
基于ANT的分析视角,探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展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异质行动者即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围绕着公共文化的生产和供给相互界定、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动态过程。在民族地区内外因素协同推进下,通过转译机制的运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90.
恩格斯的"哲学的终结",是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而不是一切哲学的终结。"哲学的终结"是哲学自身辩证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消灭一切哲学,而是哲学形态的转换。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不是实证科学,而是新形态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