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6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阎崑 《台声》2002,(3):35-37
近两年,结识了几位在京就读研究生的台湾学生,有的在北京大学,有的在中国人民大学,有的在中国政法大学。攀谈中,得知他们都是泉州华侨大学的学生,而且提起华侨大学,总是一往情深。去年,全国台联培训来自全国的近百名处级以上干部,选择的地点也是泉州华侨大学。这一切都使笔者对华侨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四届福建花卉博览会(漳州)提供了一次机会,花博会刚结束,笔者就匆匆赶到泉州,采访了华侨大学。吴承业校长在他宽敞的办公室接受了我的采访。他首先介绍了华侨大学的历史———一1960年出了一件大事,印度尼西亚政变,…  相似文献   
32.
赴台采访七天,许振江先生起码“抢”去了“三多”(其实细算起来远不止这个数):没见面时,打来的电话最多;见面后,断断续续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最多,很自然,我们交谈的也最多。但是,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越是了解的人越难描述,这也正是我迟迟到今天才动笔写他的主要原因。 他和我们 这里先要解释一下那“三多”。 赴台日期确定后,我即通知了许先生。但由于具体行程及住宿地点均由《新新闻》安排,我只好请许先生向他们询问。于是《新新闻》的许雯娟小姐那里和康华大饭店服务台,便有了许先生一次次的电话记录。这是其一。  相似文献   
33.
与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先生神交之始,当是1993年,那年,正值台湾秋水诗社20周年生日,我受《秋水》主编徐静怡女士委托,在祖国大陆出版了一套诗集。这套被我定名为“台湾当代新诗星群系列丛书”的三本书中,有我编辑的“秋水星群”──《盈盈秋水》。这本书共收录了60位在《秋水》诗刊上发表过作品的台湾当代诗人的佳作,其中就有林焕彰。他的诗我收录了三首,那首《晒衣服》印象最深刻──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晒在阳光底下。我印有地球的那件球衣,正好夹在爸爸妈妈中间,也在阳光底下。而我,仰着头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的衣服,看…  相似文献   
34.
正真正的老"地下"工作者我有幸看到这样一张照片:时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的张洽随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访柬埔寨时,接受西哈努克亲王赠送纪念品的照片。画面中,满头银发的张洽身着一袭得体的深色西装,面带微笑,恭敬地站在西哈努克国王面前,彬彬有礼。那无疑是一场重大的外事活动。看了这张照片,读者恐  相似文献   
35.
1999年12月8日,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喜迎澳门回归、促进祖国统一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台盟中央名誉主席蔡子民,原全国台联会长林丽韫等在京台胞、出席台盟中央全会的代表以及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学员代表15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主持。刘亦铭、林东海、郭平坦、魏玲、王琼瑛、蔡世彦、杨毅周、孙南雄等8位乡亲代表先后在会上发言。全国人大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发言的题目是《和平统一能给台湾带来利益和繁荣》。他首先代表台盟中央、全…  相似文献   
36.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技应先生日前刚从西藏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勺国他的临时住所,我们采访了陈教授。陈先生仿佛还沉浸在旅行的余兴之中,摊开地图,他把走过的路线——一指给我们,同我们侃侃而谈。下面,就是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内容。西藏,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西藏的自然风光很美,也很神秘。关于西藏,我耳闻了很多很多,总想有一天能亲自踏上这块土地,去亲眼看看它。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这一行也可以算是~个小小的考察团吧,总共有10个人:我和我太太、女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尧夫妇(王教授担任过班禅的英语秘…  相似文献   
37.
这一期的“封面故事”,人物主角是两个,说郭先生离不开郭太太,讲郭太太又少不了郭先生,郭氏“护栏家族”在祖国大陆的事业是一对典型的夫妻档。10年来,投资祖国大陆的台商可谓多矣,但投资基础设施的却很少,郭氏夫妇毅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且颇有建树。一天下午,我来访了这对夫妻。两个多小时的攀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面是经过稍稍整理的郭氏夫妇的谈话录。我尽可能地保持“原汁原味”,以便读者能有自己的评判。郭先生:(郭茂德,南昌金盛护栏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是青岛人,去台湾时只有十几岁。从军中退役时,台自立在修高速…  相似文献   
38.
正带700华工从东洋回国的"无名氏"这里的"无名氏"并非真的无名,他们是一对台胞夫妇:魏正明和王碧云。说无名,是因为他们的名字被历史尘埃湮灭了,甚至连受惠于他们的那700多名同胞乃至他们的子孙,也不知道有这样一对夫妇是他们的大恩人。这个故事是魏丽惠亲口讲给我听的,她是这对夫妇的女儿。魏丽惠曾任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相似文献   
39.
阎崑 《台声》2011,(4):80-81
3月21日下午,《刘国松创作大展·八十回眸》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开幕式剪彩。  相似文献   
40.
阎崑 《台声》2011,(12):34-36
“一样的大地,一样的天宇,你我未来命运相与共;一样的血液,一样的光荣,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