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个贫寒卑微的“足浴妹”.8年如一日节衣缩食将70%的血汗钱捐给家乡和厦门特困生.累计耗资10多万资助近百名贫困生.现仍长期固定帮扶贫困学生37名。她回报社会的动机很简单:上小学时一次参加元旦文艺演出.因为没有鞋子穿,是她姥姥和她邻居阿婆每人给了一只鞋子,才完成演出。她感恩这种关爱,打工赚到钱后.就决心帮助别的穷困孩子……  相似文献   
22.
一个背叛自己并离婚几年的女人。在她生命凋零之时,他完全可以不去过问。然而。这个淮北的矿工却选择了宽容为刻骨铭心的初恋买单,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男人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3.
阿友 《廉政瞭望》2012,(5):64-65
一场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的公益活动正在进行。当地慈善家、千万富商林永海被邀请到场时却被警察带走。原来他竟是18年前轰动世界的中俄列车大劫案中的逃亡劫匪。  相似文献   
24.
安徽省芜湖县六郎镇易太村女保姆金霞10多年来辗转上海、兰州、芜湖等地,象照料自己亲生父亲一样糟心伺侯因公致残高位截疼的蔺述新。为使病人精神有所寄托,金霞风雨无阻背着雇主四处拜师圆了画家梦。金霞成家后,母亲汪英兰放弃月收入近两千元的小饭馆,毅然来到兰州接过女儿手中的接力棒。为方便蔺述新养病,汪英兰把毫无血缘关系的残疾画家背回了自家的江南小院精心调养,使这位张海迪式的残疾汉子成为和睦美满的金家一员。20年里,两代保姆用执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人间至爱赞歌,传遍800里皖江南北……  相似文献   
25.
仕凭  阿友 《新青年》2015,(3):18-19
2013年底,第六届"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湖南日报》社岳阳记者站站长、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荣膺"2012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生态人物奖",这是徐亚平获评"中国十大责任公民"后,再次获得全国环保大奖。面对接踵而至的殊荣,作为一名从业20年获奖逾百的正处级干部,还享受全国劳模待遇和湖南省政府一等功荣誉,却常自诩"江豚徐亚平"。如今48岁的徐亚平牵头成立中国首个民间江豚保护协会,几年间运作投入举债170  相似文献   
26.
读完此,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然这个父亲的爱有点另类,不值得提倡,但也是一种深沉的爱呀,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为人父母的良苦了么?  相似文献   
27.
黑色父爱     
一名38岁的父亲,为了让游手好闲、小偷小摸的儿子从良走上正路,在多次规劝无效、无计可施的情形下,捏造一起盗窃案欲将儿子送进监狱或劳教所,最终真相大白。  相似文献   
28.
一位年轻的新锐作家几乎赔光稿费助学,一个充满神奇童话般的故事,还是一段生命历程里的跌宕传奇?  相似文献   
29.
阿友 《农村青年》2014,(12):4-6
每年一到夏、秋收时节,范围广阔、数量巨大的农作物秸秆集中登场,农民就地大量焚烧污染环境,不仅成为大小城市大雾迷城的“元凶”,也是令各级政府防不胜防普遍头疼的“顽症”,近年来基层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是组织乡村干部死看硬守,强制农民不得焚烧。但由于涉众多、范围广、量太大,防治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农民偷烧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