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目前,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把握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的同时,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快速社会变迁所带来的诸多方面挑战。因此,从全局着眼,进一步创新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载体,探索构建首都现代公民社会的雏形既有现实意义,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问题与分析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城市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城市家庭望子成龙的期望增高,0至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引起了更多家庭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要考虑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早期教育机构,无数的早教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小区的  相似文献   
13.
人口总量由增转减是中国百年未有之人口大变局,人口负增长将深刻改变中国新发展格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国情。作为21世纪世界性现象的人口负增长,在中国语境下呈现“进入早、发展快、程度深、回弹慢”等明显特点,将引发人口经济社会重大风险的加速积聚与释放,国家决策窗口期随之高度压缩。人口负增长的中国式应对,既蕴含视角转换,以化解“马尔萨斯制约”探索内在建构型人口负增长的多重影响效应,发展世界人口负增长的中国话语体系;也强调前瞻思路,包括数量上预警累积程度、结构上判断综合效应、宏观上把握机遇挑战、微观上细化生命历程、时间上测算发展阶段、空间上分解回旋余地等;还秉持积极理念,构筑战略定位、制度安排、核心任务、行动策略和创新治理的整体框架,为世界应对人口负增长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即使延迟退休的政策信号频繁释放,但是在化解现实困境、提高社会接纳以及谋划实施方略等方面仍需审慎研究,在统筹解决好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把握好延迟退休政策启动时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中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阶段。作为延缓劳动年龄人口缩减及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延迟退休一度成为舆论热点。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在逐步扩大,总人口由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276.8万人激增到2003年的1456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由1991的84.9万人攀升至2001年的262.8万人,而人口密度则由1982年的547人/平方公里发展到2003年的888人/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区人口密度高达万人甚至几万人以上。在新世纪里,北京人口发展已经呈现出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2[2]的新特点和新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人口与发展进程的新问题、新矛盾,因此在制定“十一五”人口规划时,需要关注这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失能老人照护政策作为一项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公共政策,对于促进失能老人的幸福生活与晚年安康、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协调的长期照护制度乃至健全我国养老政策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家层面政策经历由萌芽到飞速发展的演变历程,梳理和比较地方探索多元照护模式的实施方案和总结借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发现,在老龄化急速加快的宏观背景下,现阶段失能老人照护政策面临着政策定位不精准、配套整合性政策滞后、护理保障水平差异大、覆盖群体与责任主体不健全、政策帮扶对象信息不健全等诸多现实挑战。鉴于此,下一步失能老人照护政策的改革重点应着重从构建完整的失能政策体系、促进服务供需平衡、完善照护人才机制、构建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健全家庭照护支持体系等方面出发,推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制度的建立和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增进失能老人的福祉。  相似文献   
18.
开启老龄社会新形态之后,推进城市老年群体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既是"中国之治"进程中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应对老龄社会新形态风险与挑战的客观要求.老龄社会新形态下,城市老年群体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而现有治理模式及制度安排的滞后性使得相应社会治理遭遇困境.积极应对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组织和整合的新视角对我国城市系统进行层级分析,发现我国城市系统明显呈“倒丁字型”格局,即少数顶层城市中心主导绝大多数其他城市,而大量功能弱势城市集中堆积在城市系统的底部,其中主要包含六大城市层级。我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发展战略、推动模式、户籍政策等因素,共同塑造了这种格局。鉴于该格局容易导致大城市病与小城市动力不足,我国亟需调整大城市的户籍制度,大力发展地区性和省级城市中心,以优化城市层级格局,进而促使不同层级城市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速且程度逐渐加深。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新形势,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应从新基本国策的高度确定未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构想。论文首先从基本国策的视角出发,论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新国情及其应对措施;其次,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主要特征以及解决人口老龄化潜在风险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进行全局性、综合性、持久性和前瞻性的战略考虑,呼吁从基本国策的层面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和思考,这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