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2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51.
两个证据规定的进步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东 《证据科学》2010,18(5):526-529
一、两个证据规定的总体评价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等五部门在今年5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分别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统称两个证据规定)的实施,我国的刑事证据立法进程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352.
<正> 现行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死亡的一般都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其主要理由是,犯罪分子已经死亡,再追究其刑事责任没有意义。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让犯罪分子没受到应有的惩处。我们认为,在必要时对已死亡的犯罪分子可以进行审判,判处相应的刑罚特别是附加刑。这样做既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实际上的作用。从实体法上说,首先可以做到罪刑相适应,避免犯罪分子逃脱应有的惩处。我国刑法的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我国的附加刑有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剥夺犯罪军人的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判处主刑死刑时,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经济上或财产上的  相似文献   
353.
关于人民法庭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法庭这一审判机构之所以能在我国长久不衰地存在、发展,除了党和国家、社会、人民积极地予以支持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它密切了审判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纽带作用,形成了与具体国情相适宜的审判机构网络。怎样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使其与基层政权建设协调发展呢?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一、人民法庭性质问题。有些地方,人民法庭不是被作为独立的审判职能部门来看待,而  相似文献   
354.
运用调解的方式了结刑事自诉案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它不但有利于迅速解决一些轻微的犯罪问题,减少当事人的讼累,而且又能增进人民内部的团结,促使当事人集中精力搞好工作和生产。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这一工作,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经验。”但由于法律对刑事自诉案件的调解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应怎样具体贯彻实施,需进一步明确和探讨。  相似文献   
355.
在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少年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刑事犯罪案件。近年来,少年刑事案件大幅度上升,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少年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已不能与此相适应。同时,由于少年被告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与成年被告人不同的特点,客观上也要求在审理程序中采取一系列适合少年被告  相似文献   
35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产生是以刑事损害赔偿制度的存在为前提的,而刑事损害赔偿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导源于原始社会的赎罪与和解制度,在原始社会,由于没有阶级,国家、军队和法庭,因而也就没有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法,当一个人的正当利益遭到他人侵犯时,解决的通常手段是血族复仇和“以血还血”的同态复仇。长期的复仇实践使人们不但面临大自然洪水猛兽的侵袭,而且同时使人的生命受到来自同胞杀害的危险。于是一种以向受害者赔偿损失以代替和人复仇的赎罪和解制度便产生。这一制度后来演变成为奴隶社会以赔偿金赎罪即刑事损害赔偿制度。这在奴隶社会的法  相似文献   
357.
<正> 亚里士多德偏爱形式。他认为形式是最高者,是实效性。他曾比喻说,一块岩石,经过艺术加工就会成为艺术品——内容还是石头,而形式是使石头成为艺术品的实效性。将形式奉为最高者是一种偏爱,而看到形式是内容的实效性,则使形式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形式不是内容的奴仆,而是一个自由人,尽管相对性的规律使形式和内容永远难解难分地联接在一起。形式的实效性是内容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桥梁,那是跨越梦幻与现实的界限的桥梁。人们一般只认识到,没有这座桥梁,内容只能是幽灵,无论它多么美丽,都不能成为现实中的公正与正义之剑,而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座桥梁的样式和风格,决定着内容与现实之间交流的实际性质和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358.
曹操议事台漫笔陈卫东在梅乡鄢陵县境内,历史古迹分布较多。既有上古高士许由的墓冢,又有“郑伯克段于鄢”、“唐雎不辱使命”等历史故事的遗迹,但这里最多、最著名的要数汉魏遗址了。位于县城南十公里的马栏镇议台村曹操议事台就是其中之一。曹操议事台是一座高十几米...  相似文献   
359.
自诉案件的第二审程序,从总体上看与公诉案件基本相同,无论是在上诉的理由、期限、提起上诉的方式,还是二审法庭的组成、审理程序和方式以及处理的结果上,都  相似文献   
360.
谈谈诽谤罪     
诽谤罪,就是以破坏他人名誉、人格为目的,捏造散布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犯罪行为。属于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之一。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以暴力或其它方法,包括用‘大字报’,‘小字报’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我国古代就有关于诽谤罪的记载。在封建时代,诽谤罪成了危害封建政权、君权、大逆、大不敬罪的同义语。《法经》有:“议国法者诛”的规定;秦朝有“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