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节省有限的社会资源,追求福利最大化的社会公平结果,占用受众关注力的公众人物私隐自然少于一般民众,其隐私权的界定范围应在其私隐信息暴露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均衡点处。但大众无可预测的态度反应和心理预期为这一结论提出了操作上的不可行性。因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无须社会配置以法律上的制度性保护,公众人物可通过媒体、受众反应等信息自由市场竞争的方式维护自己正常的私隐信息,也可通过名誉权同隐私权的衔接,保障自己应有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2.
陈媛 《学理论》2013,(8):192-194
大学新生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生涯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帮助大学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教育领域,传统的大学新生教育侧重于对大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辅导,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应把大学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纳入新生教育体系,通过对大学历史、理念和精神的诠释,使大学新生了解大学本身,为更好地开展新生教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3.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党确定行动纲领、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根本依据,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生产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24.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天津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近三年来,全市共有940项在建及已落实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达1.84万亿元。其中,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11亿元,在建项目建筑面积突破9000万平方米、在建百米以上高层近百栋、在建工地3500个……重大项目多,资金投入大,如何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减少和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25.
现代化从启动之初就伴随着反省和批判现代化的思潮,这是一场张力与矛盾共存的运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种种的现代性恶果和病态。中国问题应该从后发展的张力与矛盾、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以及全球主义的关系这三个基本维度来思考。在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本国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化进程。正因为中国有着独特的环境和背景,也就意味着同样一个现代化对于中国会产生不一样的难题。对于中国而言主要有三大难题:效率与公平、现代化与现代性、普世主义与中国特色。面对这三大难题进行政治哲学的思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6.
陈媛 《民主与法制》2007,(6X):52-52
胡某和女友黄某同为大连某酒店的服务生.两人一年前谈起了恋爱.准备今年五一结婚。两人都是外地人.家庭条件不好.想把婚礼办得体面点.便萌生了盗窃钱财筹办婚礼的念头。春节过后,黄某先后三次盗窃同宿舍服务员的手机.MP3等物品.交由胡某销赃.两人把赃款存起来.准备筹办婚礼用。  相似文献   
27.
在革命老区城口县,人们对县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张健华有三种说法:在领导眼里,他是一个多面手,不论把他放到哪个岗位上,都能很快打开局面;老百姓心里,他是腐败分子的克星,敢于碰硬的“好官”;同事们口中,他是勇敢执著、严谨公正的勇者—这些不同层面的评议,加上他奋斗在检察战线上的23个春秋,这名虎将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28.
陈媛 《党政论坛》2008,(9):41-42
网络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的大众交流和社会联系媒介,在网络环境中兴起的网络民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9.
“老百姓需要尊重,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老百姓需要关爱,因为他们在为生存挣扎。”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出自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法学博士张云平之口。  相似文献   
30.
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碧鸿  陈媛 《岭南学刊》2009,(2):106-109
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既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还包括对世界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根基,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要坚持社会文化主导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异等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