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小企业是汀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特征相当明显。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503个,实现增加值1万亿元,营业收入4万亿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机制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机制作为这一体系的关键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在理论上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必要从这一体系建构的主体、客体以及路径机制角度出发,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梳理和解读,并作简要评述,以推进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法律制约与法律突破之间的冲突是社区矫正试点中的基本矛盾,创新和总结是试点工作的重心。现阶段试点中存在全局范围过窄、局部规模扩张、突破创新不足、工作缺乏独立性等偏失。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目的是获取试点经验.而非急于收获矫正效果。试点工作应坚持法律制约与法律突破相统一、社区矫正与社区安全并重、符合国情、创新与总结相结合等原则。扩大全局试点范围、控制局部试点规模、深化突破、创新与总结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中心任务,试点阶段不宜过早启动社区矫正立法。  相似文献   
14.
一犯罪主体问题在刑法理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但长期以来刑法学界对此争议颇多,其中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是:犯罪主体是不是犯罪构成要件?①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认为:“任何犯罪行为,都是一定的犯罪主体实施的,没有犯罪主体,就不可能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可...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两个率先”,是我省新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总体目标和所有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全省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增长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综合实力、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迅速提高。在新的历史阶段,只要进一步抓住战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完善探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清 《法律科学》2003,3(4):73-80
定罪乃判定某一危害行为构成犯罪与否的认识活动,应当合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这一认识活动中,危害行为是认识的客体,犯罪构成是认识的中介。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将危害行为视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之一,混淆了认识客体和认识中介之间的界限。期待可能性成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之一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犯罪目的是希望意志的核心,不是独立的主观要件;犯罪动机是独立于罪过心理而存在的选择性主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形成了犯罪构成系统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7.
陈建清 《群众》2013,(2):36-37
实体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产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江苏实体经济基础雄厚,占GDP80%以上。当前,大力推进实体经济科学发展,不仅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保持稳中求进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生幸福、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郑焱  陆元刚  陈建清  余雷  陈霖 《唯实》2015,(3):28-30
江苏现有中小企业164万家,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4.7万亿元,列全国第一。中小企业创造了全省57%的税收、60%的地区生产总值和80%的新增就业岗位。江苏中小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产业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智能化和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禁止令是指强令管制犯或者缓刑犯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实施某种行为的一种法定不作为义务。管制禁止令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性,缓刑禁止令具有与监禁刑关联的属性。禁止令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必要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后者包含关联性、可行性和不得重复禁止等三层意思。管制禁止令的法律后果与缓刑禁止令的法律后果不可相提并论。对管制禁止令的违反是对刑罚执行义务的违反和抗拒改造的表现,不属于犯罪行为,故不可能引起刑罚后果;对缓刑禁止令的违反,表明不执行原判监禁刑的法定条件消失,从而引起执行原判刑罚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正面临一次重大变革,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了劳动教养制度转变为违法行为矫治制度关键点——用人格矫治替代强制劳动,说明了心理学在此次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心理学在劳教人员分类、违法行为矫治及教育矫治质量评估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