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125篇
中国政治   134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范畴,引发出对人类理性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解读的二维结构,近代以来工具理性的过分张扬,使价值理性黯然失色.人们一直在寻找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路径,结果陷入了无尽的探索之中,原因在于没有跳出对人类理性理解的二维框架.本文认为,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重新审视人类理性的内在结构.人类理性的完整形态应是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行为理性相统一的三维立体结构.行为理性功能的有效发挥,为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人类理性的三维结构才能使其在"实然"、"应然"与"何然"的统一中把握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 ,政策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人作为这种认识活动的主体 ,其自身的能动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政策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影响着其对评价结果的处理态度。加强公众价值取向的引导 ,对于提高政策评价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医学院校在没有成立法医学教研室以前,许多法医尸解实际上都是在病理解剖教研室中进行,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法医学得到了重视和迅速发展,法医学教研室相继建立,法医尸解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为了总结经验与提高,我们统计分析了病理解剖中的法医尸解,重点在死因分析,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4.
生活的浮标     
生活的浮标瑜光大自然中的许多事情是很奇妙的,比如,潮头落了,总会在海滩留一些虾贝之类的东西,让人继续品味海的魅力;花儿谢了,也会结出果实,籍以纪念那曾经有过的风情。人大约也是如此,激动的预期,街头的邂逅,乃至带有宿命论色彩的萍水相逢等,都有可能变成回...  相似文献   
85.
抱猫抓鼠     
抱猫抓鼠瑜光前些日子,笔者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则漫画。画中一个领导模样的人怀里紧紧抱着一只猫,死命地在追一只老鼠。那人累得气喘吁吁、“香汗淋漓”,嘴里还念叨着“抓只老鼠真累”之类的“咒语”.瞧他那副万分可爱的狼狈相,真能让人的肚子笑得痛上好几天。本来,...  相似文献   
8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今中国,站在全球的视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7.
88.
在进化论的影响下,早期国民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的弊端,重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在对资本主义的判断中,吸收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融入到民生主义纲领中,使民生主义体现出不同于一般资产阶级纲领的理论特色,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铺平了道路。虽然马克思主义对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理想目标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也导致了民生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9.
90.
"民族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不断传递的创造性成就、目标与观念。民族教育的形式多样性、内容再生性与功能规范性等特征显示出民族教育的文化内涵经历了一个缓慢的、从自发到自觉的文化认识过程。文化共生下的"民族教育"内涵不应是人们狭义认识的"少数民族的教育",而应是培养学生对自身文化的理性反思,汲取各民族文明成就,实现自身文化重构与提升,从而促进不同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