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夫妻财产制度陈雪一、现行夫妻财产制的缺陷按照婚姻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我国实行法定夫妻婚后所得共有并共同管理制,并允许夫妻约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是法定财产制的补充。在市场经济下,这一制度所表现的不相适应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婚后...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主观意识,早年周恩来的民族观来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决定”,来自于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决定”,来自于中华民族民族危机的“决定”。正是在这三方面“客观存在”的“决定”下,产生了周恩来爱国的民族观。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变迁,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对多元化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保证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已成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面对的共同问题。文章探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创新社会管理格局应重视青年工作,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年发展、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基层社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以下三条路径引导青年参与和服务社会:有效配置资源、实现资源整合、聚焦青年发展;党建创新、多方合力、青年服务项目成果初现;青年微组织带动、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借此努力形成社区关爱青年,青年服务社会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十九大政治报告中习近平先后四次谈到政治生态,体现了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政治生态发表了一系列论述,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利器,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国际、国内、党内对建设优良政治生态的诉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而探究其政治生态思想产生的客观缘由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6.
聚精会神抓好“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是领导全党继续进行一项新的伟大工程的宣言、号令和指针。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界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的突发事件,然后具体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思维方式在突发事件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更新思维方式的问题,实现从当下性、片段性思维方式转向过程性、连续性思维方式;从线性化思维方式转向复杂性思维方式;从孤立性思维方式转向系统性思维方式;从"以物为本"思维方式转向"以人为本"思维方式,主动适应突发事件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及相关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史、国史研究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2010年6月29日,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以"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为主题召开学术研讨会,多位教授作了专题发言。会后,他们对发言稿作了整理,这些发言各有角度,对全面认识这一问题都有所启发,可以增进学术界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和相互参考,以利于深化对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是在民族危机、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思索“国学”与“国魂”问题的,是把“国学”、“国魂”置于关乎民族存亡、国之安危的高度来肯定其价值存在的。周恩来青年时代成长的过程,就是在各方面熏陶下不断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他从小就树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志向。  相似文献   
10.
陈雪 《世纪桥》2011,(3):123-124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高等学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宏伟战略目标的需要,是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师德的时代内涵与高校师德建设创新的重要意义,着重从教育活动树师德、形象展示铭师德、载体活动塑师德、考评监督促师德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师德建设创新的措施和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