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庆 《求实》2002,(2):30-32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在与传统的守旧的思维和势力的斗争中取得的 ,它的每一点成就都是与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分不开的。引进外资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利用外资片面地涂上政治化色彩是过去“左”的思维方式的延续。一场关于引进外资与走什么道路 ,与保护民族工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关系的大讨论 ,促进了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民众的思想解放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关键体现在如何正确看待经办个体、私营经济而“先富起来”的有产者 ,如何正确看待私营企业主占有他人的劳动 ,如何正确看待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等。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对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明确回答 ,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是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大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22.
法治政府的灵魂和精髓可概括为权力规约与权利保障。作为一项连续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至少应包含对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反馈等环节的讨论。其中,政策制定过程的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的自由裁量与程序约束以及政策反馈过程的回应、纠偏和问责等多项议题的论析与机制重构,无不应渗透着权力规约与权利保障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23.
政府执行力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以来,"执行力"的研究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课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对之进行研究剖析。本期谢庆奎等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了执行力塑造问题,而陈满雄则从制度的角度分析执行力的问题,常健等则从职权冲突及其化解的角度来分析政策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24.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政治导向功能,指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组织建设功能,指增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益整合功能,指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充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5.
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主权的理论原则与政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进行了扬弃,并把卢梭关于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的社会契约思想,提炼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权决定论,其重要成果就是“主权在民”的人民主权理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这是其人民主权特征的党性原则所在。人民主权具有不可分割、不可让渡与不可转让的抽象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主权特征并不能等同于人民主权本身。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后,始终要坚持国家主权源于人民主权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26.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内在动因、外部局限和精神实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庆 《求实》2004,2(10):31-34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是社会变迁格局下政治参与形态随之“与时俱进”的客观反映 ,是一个极其复杂、敏感的当代社会现象。现选择试点工作的内在动因 (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 )、外部局限 (既得利益集团 )和精神实质 (执政合法性 )等三个主要方面加以探讨 ,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拓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学理空间。  相似文献   
27.
“Q书记现象”是当下中国政治生活与公共行政过程中一个极富价值的研究课题.基于交易成本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的理论框架,Q书记推行制度变革的社会成本远比经济成本更为复杂,应当基于施政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契约”来推演公共行政改革的优劣.各方需要从改革者的长期实践判定公共行政改革的最终实效以及施政者的政治人格与声誉,应当给予改革者足够的施政时空和宽容心态.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两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9.
研究和维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最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巩固党的群众基础、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0.
陶庆 《实事求是》2002,3(1):29-32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 ,何以能够以强劲势头独领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风骚呢 ?存在的必然有其合理性。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具体体现在他们的物质、文化和政治生活之中 ,凡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需求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都是人民意志的根本表达。“发展是硬道理” ,适者才能生存。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物质基础 ,这些基础在本质上也就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社会属性。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从本质上来说 ,任何一种经济的形式的产生和消失 ,都不是人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中国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