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4篇
法律   110篇
中国共产党   154篇
中国政治   205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吉林省政府在长春松苑宾馆隆重召开表彰大会,为在全省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十佳”农民工颁发荣誉证书和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正在长春出席全国劳动关系工作座谈会暨基层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国务院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应邀亲临表彰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62.
人生山水画     
雪含冰 《党政论坛》2010,(10):50-50
人生像什么?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画! 所谓山水画,有浓淡、深浅、远近、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的色调与伏笔;透过色彩浓淡的铺陈,才能显得出山水画的意境:有时千山万水,层峦叠翠;有时风强雨急,枯枝败叶,这不都像是人生的写照吗?  相似文献   
63.
虽然劳务派遣在全球范围内历史较短,但其促进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扩大就业范围的作用无庸置疑。用工是否采用劳务派遣形式,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自主权。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结束了劳务派遣无法可依的局面。因劳务派遣法律的实施,法律方面的考量成为企业行使用工自主权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64.
她喜欢他,暗恋他的样子,这个男子,好似前世见过. 于是她和女友说,我喜欢他,哪怕两三个月看到他一眼就行-她要求并不高,只要能看得到他,听到他的声音就够了.  相似文献   
65.
曾经,她和他特别相爱.相爱到离开半步就要想念,他亦对她说了很多海誓山盟,但这一切没有挡住他变心的脚步.他还是厌倦了,提出了离婚.  相似文献   
66.
英国《泰晤士报》总编辑西蒙·福格曾在寻找职业方面创造过神话,被传为美谈。那是刚从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第二天,他走进《泰晤士报》总经理办公室,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不需要!”“记者呢?”“也不需要。”“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不,都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说着福格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  相似文献   
67.
宁源声 《法制博览》2010,(10):18-18
问:如果房价大跌,精装修和毛坯房哪个更保值? 答:哪里还有什么毛坯房啊!房子卖不动后,开发商不但送精装家具家电,还送毛巾牙刷洗发水,只要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全都送。不排除某些开发商为了吸引未婚青年买房。会公开承诺“只要买房就负责介绍对象”。  相似文献   
68.
雪洁  李辰 《法庭内外》2010,(7):61-61
31岁的福建人林某醉酒驾驶的宝马越野车与宗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相撞,事故导致宗某死亡,坐在电动车后座的宗某的妻子也受伤。经交管部门认定,林某对事故负全部责任。林某被检察机关以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为了表示悔意,林某的家属向被害人赔偿了共计202万元巨款。  相似文献   
69.
70.
雪兰 《传承》2008,(7):50-52
有一种语言现象在中国非常盛行。从古到今,许多人都能随口来上几句,它易于上口,悦耳响亮,好念好记,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在古代,人们把它叫民谣,现在,更多的称之为"顺口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