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竹林深处     
师范学校依傍着江南的一座名山。它悬在半山腰上,如山之耳目。四周尽是好风景,书读得单调而又热闹。每次父亲送我回校,一到山坡下,我就拽他下车,便有了悠长随意而又放肆的笑,父亲也就无奈而又钟爱地随我了。斜坡外是精彩的自然世界,奇峦异嶂、云烟飘渺、鸟语花香。山脚下,嫩黄嫩黄的油菜花一泻千里,波浪机伶伶地跃起。  相似文献   
12.
司俊霄 《行政与法》2023,(7):116-128
自2000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便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运用CiteSpace软件为CNKI数据库2000-2022年老年人力资源研究论文绘制知识图谱,力图精准刻画老年人力资源研究全景。通过知识图谱回顾20多年来学术研究进展,对机构、期刊、作者、发文量进行描述分析,运用CiteSpace的共现、聚类、突现等可视化功能来解读图谱的深层次涵义,探明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与热点趋势。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所开展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引导、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霄峰 《江淮法治》2008,(6):16-16
新年伊始,一场罕见的特大雪灾重创中国南方,按照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12日,本轮雪灾波及21个省,因灾死亡107人,倒塌房屋35.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受灾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匡一山一行     
在作家的笔下,匡山是诗词歌赋的故乡;在历史的典籍中,匡山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在画家的丹青里,匡山是山色云海的画廊;而专家们则看中了匡山的原始与苍茫。让我们轻轻地拂去历史的沉寂,撩开神秘的面纱,走近它……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匡山仅有个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为之泼墨挥毫就足以让它扬名天下了,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厘清大国间权力转移的原因、机制和结果具有重要现实与研究意义。霸权转移论、均势论、权力转移论和领导长周期论是理解上述问题的主要理论。霸权转移论认为国内与国际因素会持续作用于国际关系,使崛起国与霸权国只能通过霸权战争实现国际政治中的霸权转移;均势论将政治因素视为权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认为国家能通过多种均势手段将权力转移的结果维持在均势范围内;权力转移论不仅认为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引发了大国间权力转移,还指出了多种权力转移机制,并强调等级制国际秩序的重建是权力转移的结果;领导长周期论将技术因素视作引发权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认为战争是权力转移的主要机制而等级制国际秩序的重建是权力转移的结果。未来可从多个方面深化四种理论的研究并利用其指导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富强实践。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改革只有一个指向,即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改革。而不是为既得利益者改革……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说:当下对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完善.使之更周全、更成熟、更科学、更规范,是进一步深化改革而不是否定改革。在对去年的调研总结中,我们发现.“公平”和“改革”是两个颇为值得关注的词。  相似文献   
18.
霄峰 《前线》1984,(11)
粉碎“四人帮”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砸开了形形色色“左”的枷锁,清扫了“左”的影响,“文艺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文艺创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文艺生产力”,开创文艺界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社区居委会选举的选民为对象,实证分析了社区居委会选举中回答DK的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回答DK者的投票行为。(1)社区居委会选举中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选民对于候选人的当选资本回答DK;(2)对于选举问题知识的缺乏、关心度的降低以及个人特征均可导致回答DK的产生;(3)回答DK者中,虽然放弃自己政治选择的倾向凸显,但也有一部分回答DK者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政治选择,但反对者多于赞成者。最后,本文分析了结论产生的原因、与国外学者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了研究结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