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实施中西部开放与国家海洋战略,构建起连接沿海与内陆地区的战略支点。广西地理区位与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完全具备了构建新“战略支点”的基础和条件。广西新“战略支点”建设必须建立在对自身优势与条件的准确把握上,把深化以广西为起点和中介枢纽的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关系作为重中之重,选准区域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加强通道与物流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产业,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求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广西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强化战略平台的国家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论的一部分,国家能力是政治学领域研究的核心命题,这一问题经历了从国家自主到国家能力的理论演变,由嵌入性自主、治理性互赖、国家与社会协调和领导与治理关系四个命题组成。核心能力、能力提升机制、能力启动因素构成了国家能力问题的理论研究框架。无论从世界范围内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来看,还是从国内政治发展与社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和分析国家能力问题都将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导致了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短暂复兴,1998年甚至出现过欧盟15国中有13国由社会民主党单独或联合执政的盛况。但是声称"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的具体实施并没有满足人们对它的预期,从而使自身陷入了困境。其主要倡导者布莱尔、施罗德等人在执政后期已经耻于提及"第三条道路"或是"新中间"。轰轰烈烈的"第三条道路"不过10年光景就偃旗息鼓,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都市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同时也对一个国家的城市治理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如何引导城市化的积极效应并及时有效地应对种种变局,是摆在现代化事业领导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大都市治理变革内蕴的理念变迁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借鉴与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有针对性地指出当前我国大都市治理变革所需把握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与社会关系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国务院将延边地区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并作为核心地区进行开发和建设,标志着延边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调研中,感受最深的是延边州近几年在打造对外通道和基  相似文献   
16.
正西方本身是一个泛指和构建出来的概念,既忽略了欧陆和英美模式的差别,也漠视了欧陆国家内部存在着各自的独特发展轨迹。应该说,西方各国本身的发展也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而若干年来,自西方引入国内影响较大的治  相似文献   
17.
韩冬雪 《前线》2013,(1):41-43
如何通过建立和健全社会组织来推动社会管理l体制的创新,是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的一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在推动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社会建设的本质与主体来源等基本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讨论中,通过归纳社会与国家相互依存又彼此博弈的关系,明确指出了社会建设在国家权力回归社会这一最终目标的前提下,必然兼具国家与社会双重主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文春,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勘察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连续两届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全国工程勘察与岩土行业十佳现代管理企业家。近年来,为了天勘院的发展,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市人大代表和专家型劳模无私有情、利公为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韩冬雪 《人民论坛》2014,(10):34-36
国家与社会关系格局是一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两者还面临很多挑战,应该继续推进国家与政府管理体制与观念的改变、强化公民社会及社会组织的培育、推进民生及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互动发展、和谐双赢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王天民  韩冬雪 《前沿》2014,(23):199-201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派系儒学的奠基性和主导性文献,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基本观念。《论语》中所包涵的丰富的天命思想为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灵观念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和宝贵的资源,其中所透溢出的心灵、神灵、天命三位一体的神灵存在论,各有专属、各施其用的神灵功用论,超常人格或超常时刻的通灵观念,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神灵观念和信仰意识。因此,立足《论语》天命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灵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