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韩华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1):98-100
后现代心理学在心理学概念、研究方法与心理学学科性质等方面与现代心理学有诸多不同之处。在后现代心理学影响下,心理治疗和咨询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模式,如: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心理剧疗法、叙事疗法等。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及方法会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有所借鉴,在罪犯心理矫治中,应当根据罪犯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应提倡对各种治疗理论的整合与方法的兼容。  相似文献   
4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这是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首先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其次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第三要构筑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的拒腐防变机制。  相似文献   
43.
关于党的价值观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价值观是党的执政力量的重要来源与合法性基础,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执政能力建设对党的价值观及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党做出及时回应。因而,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44.
赵静  韩华 《岭南学刊》2007,(1):82-84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道德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的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基本规范、建设内容和路径选择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学术与实践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45.
韩华 《证据科学》2004,11(1):12-13
本文作者收集53例医疗纠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并就其构成医疗事故的原因和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缺陷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6.
法医学鉴定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假伪诈伤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法医工作者的最为头疼的问题,笔者就具体案例提到几个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目的是让同行们尽可能地避免或排除假伪诈伤现象,从而使我们的法医鉴定更加科学完善,使之更好地为审判服务。  相似文献   
47.
韩华 《当代世界》2016,(3):20-21
正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旺盛、环境意识逐渐提升的国家,中国正加大力气发展核电,计划到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核电占全国总装机容量4%左右。因此,已有、在建以及筹建的核电站将遍及中国许多省份,加上中国的军用核设施,使中国面临着核安全的挑战。此外,中国身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在国际及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承担着责任。中国在核安全  相似文献   
48.
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子政务,提升我国的行政管理水平,就要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目标、环境以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结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内部运作流程构建,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49.
30例儿童伤残特点分析韩华儿童伤残涉讼案件愈来愈多。临床有关损伤诊治的报道常见,这方面的法医学报告甚少。本文对30例已作伤残评定的法医学检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损伤特点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资料和方法对我室1994年7月~1995年4月入档案例进行...  相似文献   
50.
韩华 《学习论坛》2009,25(3):62-64
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追求和谐与崇尚和美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共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文化,古为今用.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入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