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道路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重要作用的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曾经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对指导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振峰 《前进》2007,(4):40-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认真总结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基本规律的新概括。在“三个代表”基本规律系统中 ,“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居于基础地位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居于保证地位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推进这一工程顺利开展,必须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各种辩证关系,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要求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韩振峰  纪淑云 《实践》2013,(10):30-30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群众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和党的全部活动中,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苏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是对毛泽东“群众观”形象深刻的揭示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向党员干部强调群众蕴涵的巨大力量:“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正确的群众观,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央苏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革命无限忠诚,他们为革命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要钱给钱,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除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外,关键还在于它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正是这些中国特色,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和鲜活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韩振峰 《传承》2008,(21):26-27
诚信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德,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诚信教育。美国在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们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中一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国中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谁选为未来的国王。  相似文献   
20.
划时代的里程碑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指导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