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对于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2.
意识形态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过渡性与原则性的辩证统一;层次性和先进性的辩证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创新性和继承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2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现了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25.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作出了初步回答,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226.
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即在推进改革实践中逐步认识改革规律,然后在规律性认识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227.
韩振峰 《群众》2022,(10):27-2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化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规律性认识,正确处理好四个辩证关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228.
韩振峰 《前线》2023,(10):8-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社会文明观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中国的成立为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时代的文明观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和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