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135篇
中国共产党   177篇
中国政治   312篇
政治理论   101篇
综合类   9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医疗行为较之于其他业务行为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如果让医务人员对所发生的任何损害结果都承担刑事责任的话,必然不利于医疗行为的完成。为此,有必要通过被允许的危险理论和信赖原则对医疗过失刑事责任的成立范围进行限定,减轻医务人员刑事责任过重的负担,这对于患者的利益维护及医学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2.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问题的多元化特征给区域政策的制定带来一定难度,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济研究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也使得区域政策制定缺乏有效的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其基本假设更符合现实,关键论点也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对区域政策分析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理论模型的深入拓展,新经济地理学领域也涌现出一大批区域政策研究成果。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从区域收入政策与区域支出政策两方面来回顾和梳理国外学者的相关文献,探究区域政策在内生非均衡力作用下的实施效果,以期为我国区域政策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3.
2010年最高法明确指导性案例应当的参照的法律地位,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初步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存在"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尴尬之处。西方的判例法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土壤虽然特别,但是法的一般性原理仍然存在可借鉴之处,故考察两大法系的实践和判例法的运行,本文以指导性案例"为契机,试图在比较法的视角下,更好的推进"同案同判",在行政化气息稍显浓厚的法院内部,以求得更多的释放自由裁量权,谋得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长久发展和案件审理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4.
顾钱江  涂洪长  王成 《瞭望》2022,(3):6-13
1月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宣布"上新"——其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显示,发现武夷林蛙、无凹带蜉金龟等6个新种.加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的陆续发现,武夷山国家公园已累计发现11个新种. 物种是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的最显性指标.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  相似文献   
155.
156.
近代欧洲哲学继续"文艺复兴"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突破,确立"感觉经验"的"权利"。而为使这个"权利"不流于一时之"思潮"又"重新"被"神学""窒息",哲学家为"建构"一个"感觉经验世界"的"科学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培根开始,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知识论"体系,使"理性-知性"为"自然""立法"有一个"哲学理论"的支持;霍布斯-洛克将这个经验主义哲学精神贯彻到"社会-国家"问题中去,在社会层面,推广了"理性"为"社会-自然""立法"的工作;而在法国,卢梭则在"社会"问题上,提出了一个"相反"的思路,开启了"理性"为"自由""立法"的"程序","等待"以后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7.
"自由"之"创造性"使"精神""开创"自己的"世界","精神"在这个世界中"保持"并"发现"自己,亦即在"必然"的世界保持着自己的"自由"。在"精神""回归自由"的道路上,须得"克服"、"扬弃"怀疑主义和斯多亚主义两个极端倾向。由"怀疑主义"导向"斯多亚主义"乃是"精神""贫困"之路,"哲学"应指出"精神""致富"之路。"精神"不仅有能力"外化-异化",同时也有能力"内化-己化"。"精神"携带自己创造的财富回到自身,乃是"历史性"的一种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58.
社会危机管理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秀山 《理论月刊》2005,(2):131-133
文章分析了危机期间民众的心理反应及其产生,指出政府与公众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心理契约,并探讨了心理契约的模型以及在危急时刻如何运用心理契约以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9.
基于统计年鉴关于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对比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法进行建模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南京都市圈城市可划分为3个梯队;根据区位熵分析,得到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都市圈产业跨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重点方向。根据上述结果,从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视角提出以下建议: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雁阵格局;聚焦重点布局跨区域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建立完善协同发展规则体系,形成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0.
顾德宁 《群众》2024,(4):67-68
<正>有人说:去瑞士没坐过火车,等于没有去过瑞士。我再加一句:去瑞士没坐过景观列车,也等于没有去过瑞士。瑞士是世界上游客最多的国家之一,除了世界顶级的自然风光和完善的旅游设施,火车也功不可没。从地理上看,瑞士4万多平方千米的国土地势高峻,四分之三的阿尔卑斯山脉连绵在瑞士境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