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改革怎样面对新公共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应于小农经济、工业经济和新经济,政府行政大致表现为统治行政、官僚行政和新公共管理三种行政形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行政实践表现出转型社会所特有的典型特征他拖着统治行政的尾巴,发育着官僚行政的躯干,谋求着新公共管理的丽裳.这个现实就是我国行政改革的依据.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性行政改革浪潮,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定位应当是摆脱统治行政的影响,批判性地补足相对于现代官僚行政欠缺的成分,有针对性地参照新公共管理完善我们的改革思路,确立中国的行政改革哲学.  相似文献   
32.
和谐社会建设涉及到经济、行政、政治的管理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而从当前我国社会的矛盾问题看,后者更具有根本性。为此而进行的创新和改革就应当是一个微观创新和宏观改革相结合的方案,是一个行政改革与政治改革并举的方案,是一个党的领导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兼顾的方案。只有这种意义上的创新和改革,才能保证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得以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33.
民主:一种无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国家制度模式的比较与评价仍是政治学中莫衷一是的问题之一。此处消除歧见的途径除了一般的价值判断还应有一个正确的比较方法,即“两害相比取其轻”。制度的目的不应是追求至善的境界而应是避免最小之恶的艺术。民主制度之所以是人类迄今较好的模式,主要理由是:自然权利的存在;人之需求的天性;贪婪腐蚀权力的事实和个人成本效益的计算等等。从实践看,选举是民主制度的关键,比照经济社会,政治社会也是市场,其中政府是生产省,其决策和管理是产品,人民是顾客。生产者的产品不是派购派销而应是市场购买。这种购买不是支付货币,而是包含着顾客利益要求的选票。  相似文献   
34.
绝大多数政府在任期内都可能遭遇突发事件,从而形成对政府管理理念、应变能力、权力立场、公信程度、甚至是管理制度的挑战。以此案为例,揭示了一个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中暴露的行政职能失当、行政伦理失范、行政理念模糊、行政责任缺失和应急管理机制欠缺等问题。吸取教训的出路在于一改衙门政府为责任政府。具体的改革着力点,在制度层面,当务之急是建立获得公民认可、具有公共财政、管理公共事务、实施依法行政、奉行公共参与、满足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接受公共监督的真正的公共行政;在技术层面则需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制度与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前,地方政府的大部门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但是总的来看,各地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在不少地方是光说不练、转而不变;在决策、执行和监督卜则常常是混沌不清、机制混乱;而在党政部门分工关系七则基本是分合不定、管理交叉。这些,均应成为这次改革着力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36.
发展与规范非政府组织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组织起来的,具有民间性、公益性、志愿性、自治性和非营利性等特点的社会组织.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非政府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仅需要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而且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非政府组织管理,规范非政府组织的行为.  相似文献   
37.
马庆钰 《时事报告》2012,(10):56-57
在我国持续进行了30多年的政府管理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核心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所采取的几乎所有创新管理的举措,可以说都与这个核心目标直接相关,这反映了我国改革的真实逻辑。经济转型是我国改革的起点。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经济基础中带有根本性的历史巨变,当然会规律性地带动公共权力领域从职能范围到职能方式、最终还有制度形式的相应调整,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形成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权与私权之间,边界清晰合理、分工合作有度的社会关系新格局。为此,国务院带领各级地方政府一直进行着不懈努力。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能,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同年7月,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行政许可法》并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2012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决定重点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非行政许可审批领域,尤其是涉及实体经济、小企业发展、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审批项目。这样算来,到迄今为止的10年里,国务院已经先后分6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审批项目,占原有总数的69.3%。  相似文献   
38.
39.
由于语言、习惯或者意识形态等的原因,"非政府组织"这个来自联合国的英文概念,在现实当中演绎出若干种不同称谓。如果寻找一个纯粹中文概念来与"非政府组织"相互替代的话,"民间非营利组织"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就非政府组织的特性而言,在理论界已经形成大体共识,但对这些人云亦云的特性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则有必要进一步揭示与分析,这关系到非政府组织发展与管理的境界与方向。  相似文献   
40.
公共行政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政执行中 ,可能会出现偏差和障碍。现实中常见的有 :行政执行中的偏离和歪曲 ;教条主义 ;低效和无效 ;设租寻租 ;弄虚作假 ;行政垄断行为等等。对此应该区分情况 ,分别对待。一、行政执行中的偏离和歪曲相对于政策执行目标而发生在执行环节的偏离分为主动偏离和被动偏离两种情况。主动偏离是行政执行者主观上对政策有抵触情绪 ,或受到所属局部利益的驱动 ,采取主动“对策”,故意走形的做法。通常人们所讲的“钻政策的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见了红灯绕道走”,即属此类。与之相对的被动偏离则不是执行者主观故意 ,而是因为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