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38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无序的人才竞争造成国家科研资源的浪费,造成国家杰出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局,助长了不良的学术生态环境。只有建立良性有序的杰出人才流动机制,才能有效地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为科技强国梦的实现贡献正能量。  相似文献   
22.
当代西方两大法系主要法律渊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当代西方国家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居于重要地位的法律制度。人们一般习惯于将大陆法系称为法典法,把英美法系称为判例法,这种概括现在是否能反映两个法系法律渊源的主要特征?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怎样形成的?现代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两个法系在法律渊源上是否正在走向同一?本文试图用历史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对这  相似文献   
23.
高鸿钧 《中国律师》2004,(10):79-79
在汉语表述中,“法”与“律”二字互为通用。这种用法虽然由来已久,但如果我们追溯历史就会发现,“法”字出现的时间要早些,因而许多与法律有关的事务多冠以“法”字,而很少冠以“律”字,如指称法律文本的有“法典”、“法令”;指称法律机构的有“法院”、“法庭”;指称司法人员的有“法官”、“法曹”;指称法律体制的有“法治”、“法统”;等等。然而,人们可能不无惊奇地发现,受当事人委托处理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士却不被称作“法师”而被称作“律师”。有人可能以为,这种称谓是为了避免误解,因为“法师”是佛教的专用词语。但细查可知,“律…  相似文献   
24.
伊斯兰法学及主要流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伊斯兰法学颇为发达,与法律密切关联,几融为一体;法学家所阐释的法律规则,成为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现实中,对当代约十亿的穆斯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某些教派或法学派的学说仍被少数伊斯兰国家奉为官方适用的法律。因此,要理解伊斯兰法,就必须了解伊斯兰法学。然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极为薄弱。本文以比较的视角,从史学、法学和宗教学的结合上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法学流派的形成及其主要学说,鲜明地指出了伊斯兰法学与伊斯兰法的关系以及伊斯兰法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5.
26.
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中西古今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传统社会,就出现了法律的跨文化和跨国家的传播和流动.在比较法学领域,研究者通常把这种法律的传播和流动称作法律移植.法律移植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等外部因素,而且涉及法律文化.本文拟探讨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的一般含义,重新思考中西古今法律文化的异同及其与法律移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正> 在空间和时间相距遥远的观察者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他在探讨研究对象时,必须立足于自己存在的条件和他对那些条件所抱的观念。他不是研究对象的制造者,他对被观察对象的看法不同于该对象制造者的看法;但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将后者的看法融入自己的看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彻底理解。他必须澄清模糊不清的含义。除非与他所解释的研究对象的制造者或他所观察行为的行为者之间建立一种共同理解和共同价值,他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28.
古代印度法是世界主要法律传统之一。它包含着丰富的理念和制度,并在整体上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古代法的鲜明特征。它在宗教和政治的关系上,表现为宗教之法;在不同种姓的关系上,表现为婆罗门之法;在学理与制度的关系上,表现为学说之法;在不同教派、行业与地域的关系上,表现为多元之法。深入研究这一法律文明,不仅可以拓展比较法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借鉴其中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29.
公民权利,如同其所依存的社会一样,不论其实际状况还是应然理想,都是一个处于变动中的事物。脱离社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公民权利,或者忽略公民权利而重视社会稳定与发展,其意义及效果都值得怀疑。参加本次笔谈的这些青年学者,试图在社会发展与公民权利这两个互为联动的变量中,寻找较为确定的线索,以期探讨立足于中国社会现状、适应社会发展目标、满足不断变化的公民权利需求的权利保护机制。刊发笔谈内容,既不是因为他们的探讨已经过了周密无瑕的调查,也不是因为研究已得到了明确无误的结论,而是因为他们创造性的研究——不仅因其提出的观点,而且因为其采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法学研究进一步开拓视野、启发思维。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