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38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高鸿钧 《政法论坛》2012,(4):90-102
在人类社会,没有秩序,人们的自由就无从谈起;但没有自由,人们就可能沦为暴政的祭品。就此而言,秩序与自由之间是一种悖论关系。规制与解放,是秩序与自由之间关系的另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32.
<正>米健教授和卫球教授希望我写点关于《比较法研究》的回忆文字。就我自己而言,作为副主编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工作实在平淡得出奇,乏善可陈,加上时间已久,往事如烟,觉得几乎无话可说。记得当初卫方办刊物的热情很高,1987年就折腾出《比较法研究》来。他兢兢业业,苦心经营了两年,然后就“下海”了。我接手他的工作,辅助潘汉典先生操持这份刊物。两年后我离开了法大。  相似文献   
33.
法律成长的精神向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自降生以来,经历了种种艰辛,饱尝了种种苦难.人们首先必须应付自然的挑战,烈日的炙烤,冰雪的寒冷,饥饿的折磨,野兽的袭击,洪水的吞淹,地震的惊吓……其次,人们还必须解决人际纷争:小到争食相夺,争偶相斗,争利相拼;大至争权相戮,争地相战,争霸相逐……凡此种种,人类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34.
正(二)法官造法的两个难题:溯及既往与缺乏民主正当性由上述可见,法官创制法律是英国法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这会引起争议,招致批评。其中两种指责尤其具有杀伤力:一是法官造法有溯及既往之弊,二是法官造法缺乏正当性。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我们都知道,只有专断和独裁的法律才具有溯及既往的特征,因而禁止法律溯及既往(至少涉及公民的义务和制裁的法律),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项原  相似文献   
35.
美国法律文化的自由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哲学家托克维尔和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相继考察了美国法律文化,描述了自由的特色及其突出地位.在美国法律文化中,自由经历了重要的转变,从放任的自由转向调控的自由,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从协商民主的视角看,这两种自由都有局限,更需要的在于公民的积极自由.在权威与自由的关系上,美国通过宪政机制防止政治权威滥用权力,并尝试通过大众文化消解政治权威,但根本措施在于公民积极行使公共自主权,主动参与政治和社会治理.当代美国的法律数量不断增加,调控的领域也不断扩大,这在限制个人自由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自由的保护,但要使法律与自由相容并真正成为保护自由的有效武器,必须实现公民自我立法,只有公民既是守法者又是立法者时,法律的发展才会与自由的扩大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36.
伊斯兰宪政理论与实践高鸿钧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存在需要某种权威形式,需有必要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同时认识到。任何掌权者都有趋于腐败和滥用权力的倾向。如何既能保证权威有效地行使又能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是所有文化类型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  相似文献   
37.
"五四"运动过去整整七十年了。有些历史事件的非凡价值往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被人们逐渐认识。"五·四"运动也是这样。当人们面对着人类文化的宏大视野,回首审视七十年前暴发在国土上的伟大事件时发现,在中国文化沿革史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终结了一个古老岁月和开启了新的纪元,而且还在于它指示的方向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五·四"运动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高。它在中国法律文化史上的功绩更是如此。今天,我们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继承"五·四"的革命精神,去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七十年后的中国,又一次经历着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七十年后的青年,深刻地意识到新一代庄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8.
一导言自1989年以来,欧洲的政治格局完全改变了。原来的两极格局已经消失:一极是基于法治原则和民主自治法院组织的传统法治国的西欧模式,另一极是政治上有法院相依附、多少带有极权色彩的社会主义国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东欧的政治革命意味着在新的宪法观念中引...  相似文献   
39.
论中国的法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本文不想论及中国数千年所具有的全部法律观念,而只想谈谈儒家的法律观念. 所谓典型的儒家观念,它围绕着一种基本的二分法,即礼与法概念的区分.该种划分不仅具有特殊的古代根源,而且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某些重要事件相关联. 礼是与孔子的伟大形象相联系的,而法则与专横暴虐的秦王朝相关联.现在,我们可于惯用的英文中找到礼、法这两个词的对应词.礼被译作"Propriety",而法则被译作"Law".基于这种翻译,人们可能认为,在中国对于"Law"的任何讨论,都将围绕中文"法"这一概念.不幸的是,实际情况颇为复杂.与"Propriety"这个在含义上苍白无力的词相比,礼  相似文献   
40.
认真对待英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